杨彪笑道:“所以君荣也准备做一道围栏了?”
“只有我是不够的。”士孙瑞转身看着杨彪,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如果四世三公的弘农杨家袖手旁观,仅凭我们几个,又能做多少呢?”
杨彪笑着摇摇头,慢慢向前走去。士孙瑞跟了上去,两人并肩而行。脚下是一条青石铺成的小径,长安废弃太久,朝廷多事,几十年也许都来不了一次,这里虽然有官员负责,也大多懈怠,青石之间长出了草,将青石顶起,原本平整坚实的道路现在变得坑坑洼洼,有些青石断了,有的干脆不见了。
“君荣,并非是我推脱,而是我内有袁氏之妻,外有附逆之子,无以自明……”
“文先兄,到目前为止,孙氏父子并无不臣之迹,即使是袁氏,有不臣之心的也只是袁绍,其他人并未受到牵连。”
“孙氏父子占居五州,谁还信他是忠臣?是朝廷承认他们占据五州,还是他们拱手让出四州?”
“他们能主动让出四州当然更好,实在不行,只要他们能够维持名义上的忠诚,朝廷也可以承认现实。”
杨彪惊讶地看着士孙瑞,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过了半晌,他问道:“为什么?”
“欲取先予而已。朝廷暂时无力征讨,只能以退为进,稳住孙氏父子,缓缓图之。”士孙瑞顿了顿,压低了声音。“朝廷要平定凉州,天子可能会御驾亲征,以战养战。若火德不灭,天佑大汉,数年后凉州平定,天子也在战场上磨练了自己,或许有与孙策一战之力。”
杨彪勃然大怒。“是谁这么轻狂,数年间能平定凉州?凉州三明打了几十年……”
“那就再打几十年,总比坐以待毙好,你说对吧?”
杨彪无语,过了半晌才慢慢恢复平静。“那我能做什么?”
“出使关东,尽可能稳住孙策父子。如果能取回一州数郡当然更好。如果不能,那就争取一些钱粮物资,助陛下西征。朝廷做出这么大让步,就算不指望孙策投桃报李,总得换回点好处。”
两人走到西廊下,天子仰头看着即将落山的夕阳,眼神熠熠。
“子扬,我明白了。今日之孙策,便是昨日之袁绍。今日之袁绍,便是明日之孙策也。”
“陛下所言甚是。此即一阳来复,否极泰来之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此强弱胜负转换之机也。陛下固不能一纸诏书而爵禄废置,生杀予夺,亦不必妄自菲薄,束手俯首。当项羽以霸王自诩,分封天下之时,谁会想到仅仅五年之后便是汉家天下?”
他转身看向刘晔。“如今强臣擅兵,大汉垂危,新莽之祸在即,刘氏子孙可用乎?”
刘晔道:“凡事皆有利有弊,譬如丹砂,有人服之登仙,有人服之暴毙,岂能一概而论?臣不敢说所有人都如陈王一般忠心无二,但臣相信也不会是每个人都像刘焉一样图谋不轨。忠奸善恶,唯陛下辨之。”他顿了顿,又道:“臣以为,果真有如刘焉之辈也当囚于京师,而不是散于四方。”
天子眼珠一转,盯着刘晔看了片刻,忽然笑了起来。“子扬,慎言之。虽说因时而变,但不必授人以柄,该做的去做就是了。”他挠了挠眉心,又道:“计是好计,只是用起来有些麻烦,须得仔细斟酌才行。若是天下骚动,宗室疑忌,反而不美。”
“臣有一计。”
“说。”
“中平以来,无年不战,百姓流离失所,户口相讹。孙策平定袁绍,山东粗安,也算是一件难得的喜事。陛下可趁此改元,以示向治之心,召宗室入朝,辨忠奸强弱,分别处置。再命天下上计,宗正亦检讨宗籍,从中选举可用之才,荐于朝廷。”
“改元?”天子沉吟片刻。“说得也是,中平六年,初平也已经六年,的确该改元了。不过,要想改元,先得安抚住孙氏父子。要不然,唉……”
见天子情绪又变得低落起来,刘晔笑了。“陛下,刚才陈王提到的拳法,臣也有所耳闻。”
“是吗?”
“臣听人说,孙策名其拳法为太极,心法倒也不复杂,其中有八个字,舍己从人,借力打力。”
“舍己从人,借力打力?”天子沉吟了片刻,点点头。“果然大道至简。不过,知易行难,要做到舍己从人,何其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