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6章 不破不立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2299 字 10个月前

看看一脸得意的刘晔,再看看同样开心的天子,荀彧很是无语,只能一甩袖子。“刘子扬,你将来也难逃史官春秋之笔。”

“春秋之笔太远,暂时顾不上,我现在要考虑的是西凉的朔风和箭矢。令君,你能不能想办法搞几套南阳甲胄,尤其是那什么金丝锦甲?陛下出征,纵使持重,不会亲临战阵,但箭矢无眼,万一被流矢所中,有上好的甲胄护体,总能多一分安全。”

关系到天子的安全,荀彧也不敢大意。“这件事的确不能怠慢,我去想办法。南阳甲胄还好办,只要找到合适的人总能买得到,就算买不到,费点事,打造几套百炼甲也行,金丝锦甲却有点难,我已经让尚方研究了很久,就是达不到效果。”

天子说道:“甲胄的事慢慢想办法,大不了我小心些便是了。令君,不管是闭关自守,还是平定凉州,韩遂、马腾都无法忽略,今天我们就议议这件事。”

荀彧心中微动,重新打量着刘晔和天子。从天子的态度中,他能看得出天子对刘晔的信任。天子在南山避暑,刘晔随侍,他已经不知不觉的成了天子心腹,连这么荒唐的计划都能得到天子的认可。

天子看得分明,笑道:“令君,我打算请你复任尚书令,转钟元常为左冯翊,刘子初为右扶风,协助你处理关中事务,子扬随我出征,襄助军务,你看如何?”

荀彧想了想,点头赞同。这个方案是天子已经和刘晔商量好的,现在只是通知他一下,而且安排得的确很妥当,他没有反对的理由。“王宏、宋翼虽是太傅旧人,但忠于朝廷,可使其转任凉州,为陛下良辅,也免得寒了老臣之心。”

天子略作思索,便同意了荀彧的意见。王宏、宋翼都是王允的同郡,他并不打算清算王允,如果王允一死就把这两个同时撤职闲置,难免会惹人非议,况且这两个人任职期内尽忠职守,并无结党之嫌,也有一定的才干,将他们安排到凉州去,可以加强朝廷对凉州的控制。

荀彧又道:“马腾、韩遂与孙策勾连太深,不宜轻举妄动,不过阎行、马超都还是朝廷的将领,既然山东战事已毕,陛下可下诏召他们回京,参加凉州战事,看他们如何处置。如果他们心中还有朝廷,愿意回来,那就委以重任,孙策善用兵,阎行、马超屡次立功,是难得的将才,可助陛下一臂之力。如果不愿回来,那就借机削减马腾、韩遂的兵权,分而治之。”

天子拍了拍手,唐氏带着两个宫女,端着一些酒浆走了进来。进了门,唐氏的一双眼睛就落在荀彧的身上,片刻也舍不得离开。荀彧窘迫之极,低着头,不敢迎视。天子看得清楚,眼中露出促狭的笑意。唐氏入座,宫女将酒浆摆在案上,退了出去。唐氏提起浆瓶,倒了两杯用泉水浸过的果浆,一杯推到天子面前,一杯推到荀彧面前。荀彧低头接过,握在手心,浅浅的啜了一口。

“谢弘农王夫人。”

“错了。”天子轻声说道。

“错了?”荀彧犹豫了片刻,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天子。“那臣该怎么称呼?”

“是啊,叫弘农王夫人,对我亡兄不敬,他无过被废,是奸佞所为,这帝号应该保留。叫太后,似乎也不妥。”天子似笑非笑地看了荀彧一眼,又道:“我可以称她为嫂嫂,你又不能称为她妹妹,不如暂且就称为夫人吧。令君,你看如何?”

“这……”荀彧岂能听不出天子的言外之意,吓得手一抖,差点打翻了手中的果浆。他连忙放下杯子,向后退了一步,拜倒在地。“陛下,此举与礼法不合,万万不可。”

“是的,此举的确与礼法不合。不过现在是乱世,存亡之际,顾不得那么多了。将来,如果还有将来的话,有史臣记载此事,希望他们能体谅我等为扶危济困的权宜之际,笔下留情。”

“陛下,这和大汉有什么关系?”

“那当然有关系。”天子不容置疑的说道:“先帝只有子女三人,我兄长不幸为奸臣所害,姊姊已然成年,随时可能出嫁,我为挽救大汉天下,也很难久居长安,朝廷里的事可以交给令君,宫里的事却交给谁?嫂嫂在宫中多年,熟知礼节,由她来主事,我放心。”

荀彧叩头道:“陛下,是臣疏忽,未来能陛下及时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