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领命,转身下了将台,有大戟士牵着战马,在台下等着。张郃翻身上马,带着数十大戟士和五百亲卫来到阵前。一声令下,亲卫们上前,将刚刚从阵上逃回来的溃兵抓了过来,勒令他们跪在阵前,排成一排,然后手起刀落,一一斩杀。
一颗接一颗首级落地,鲜血从脖颈中喷出,流了一地,两百多具尸体横倒在面前,比几百人倒在战场上更让人心惊肉跳。相比之下,散落在山坡上的那些尸体、首级和鲜血也不那么可怕了。
感受到袁绍的铁血意志,没有人敢再犹豫,在战鼓声的催迫下,又有一千士卒走上山坡。有了前面千人的惨痛教训,他们走得更加坚实,大盾准备更得多,跨过山坡上的尸体,踩过同伴的鲜血,一步步地逼到阵前。
弩车开始发身巨箭和集束箭,袁军将士迅速散开,五人一组,两人持大盾在前面掩护,三人猫着腰跟在后面,闷着头向前跑。因为坡度的关系,弩车的覆盖范围比平地更窄,再加上担心误伤己方将士,弩车不能将射角设置得太低,等袁军将士冲到沟前,弩车的威力就无从发挥。
弩车虽然犀利,毕竟射速快,对移动目标的杀伤远不如对固定目标的杀伤,对分散目标的杀伤也远不如对密集目标的杀伤。袁军将士采用分散阵型,快速移动,成功的避开了弩车的打击,冲到了沟边。
沟里的尸体大部分已经被清理掉,但木桩上的鲜血却还在,血淋淋的很吓人,鲜血积在坑里,吸引了不少苍蝇,腥味也比山坡上更浓烈,薰得人胸闷欲呕。但袁军将士却没时间考虑这些,如此跨过这些沟才是他们迫切要考虑的问题。
沟并不宽,可以直接跳过去,但对面就是严阵以待的江东军士卒,直接跳过去必然会被他们冲撞,避免不了摔进沟里的厄运。如果换在平时,他们肯定不敢跳,但躺在山坡下的两百多具尸体告诉他们,退回去必死无疑,向前冲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至少家人可能得到抚恤。
袁军士卒大声呼喝道,互相打气,加速冲锋,纵身跳过深沟。
江东军士卒迎了上来,用长矛刺,用盾牌挤。不断有袁军将士被推入沟中,被木桩刺死,但无路可退的袁军将士还是奋不顾身地向前冲,与江东军士卒缠斗在一起。发了疯的人非常可怕,虽然鲁肃所领的都是训练有素的江东子弟兵,面对这些疯狂的袁军将士还是有些吃力,再也无法像刚才一样轻易得手。双方搅杀在一起,不断有人倒下,不同口音的喊杀声混在一起。
袁绍远远地看见,见这一次攻击进展顺利,虽然还没有击破鲁肃的阵地,却打得有声有色,非常满意。他转身对沮授说道:“公与,你说得对,燕赵多壮士,冀州兵真要发了狠,未必不如江东兵。”
沮授寒着脸,竟让不让自己露出动摇的神情。现在上阵的都是冀州人,他献计斩杀溃兵以激励士气,也许能帮袁绍夺取最后的胜利,但有损阴德。不过佳兵不祥,这时候也顾不上了。
“主公,赏罚乃君之权柄,有罚无赏,难免生怨,请主公下令,对奋勇作战的将士予以嘉奖。”
袁绍连连点头。“没错,没错。公与,你说得太对了。我听说孙策的部下之所以敢战,就是因为赏罚分明。他能做的,我难道就不能做吗?传令前军将士,但凡力战的将士,不论生死,皆有重赏。”
沮授将袁绍的命令传达下去,等候在台上的传令兵飞奔而去,将袁绍的命令传到各营。一时间,袁军将士欢声雷动,山呼万岁。袁绍很高兴,起身向将士们致意。
这时,张郃赶了回来,向袁绍汇报了前面交战的情况。执行完督战任务后,张郃并没有立刻回来,他在阵前近距离观察了鲁肃的阵地,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袁军花费两天时间建立的强弩阵地完全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箭阵看起来很密集,却不能造成有效的杀伤。鲁肃建起的木楼挡住了绝大部分的箭矢,他的部下可能无惧箭阵的威胁,一心一意的对付正面攻击。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攻击越猛,伤亡越大,就算最后能夺取鲁肃的阵地,也会因为损失太大而难以为继,无力攻击新郑。
除此之外,鲁肃在阵前挖的深沟也是大问题,必须想办法填平这些深沟,否则兵力很难及时投送,无法发挥己方的兵力优势。
书客居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