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松、韩当站在一旁。秦松神情焦急,几次欲言,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孙策被麹义、荀衍围住,袁绍又率主力赶往颍川,其意甚明,显然要是击杀孙策,一战而定胜负。秦松虽然有劝谏孙坚之责,可是面对这种紧急情况,他也找不出足够的理由来阻止孙坚出城。
孙坚停住脚步,抬起头,看着秦松和韩当,眼神凑厉。“义公,可敢随我走一趟?”
韩当拱手道:“万死不辞。”
秦松连忙说道:“将军……”
孙坚抬起手,示意秦松不要说话。“文表,我明白你的意思。身为军谋,你有劝谏之责。可是身为父亲,我不能坐视伯符生死于不顾。浚仪城不能丢,我会留下朱君理和黄公覆协助你,以你之智,以朱黄二位之勇,你们一定能守住浚仪。”
“那将军你呢?”
“我只带亲卫骑出城。”他再次抬起手,示意秦松等他说完。“圃田泽附近太危险,极有可能是一个陷阱。我会沿浪荡渠南下,赶到长社、鄢陵,调吕蒙、蒋钦助阵,有几万屯田兵,借颍水、潩水立阵,挡住袁绍应该不成问题。文表,你说呢?”
秦松想了想,连连点头。“将军,此计可行,只是将军尊重,不宜……”
“没有什么可是,这不是你们的责任,只是我的责任。”孙坚一声长叹。“我虽是父,但有勇无谋,难成大事。伯符虽是子,却有小智。有诸君相助,将来或许可以有益于天下。天下可以无我,不可以无伯符。若能以我之死,换取伯符之生,上不负先帝,下不负先祖,夫复何怨?”
袁绍气得脸色通红,浑身颤抖,紧紧的咬着嘴唇,这才没让大戟士斩杀许攸的命令脱口而出。
郭图及时转变话题。“主公,计算时日,孙策最多两三日内就能到达,在何地战,如何战,还是尽快做决策为好。若是在鸿沟以南,还要及时搭建浮桥,安排正南的大军渡水,耽搁不得。”
袁绍心领神会。孙策主动迎了上来,胜负在此一战,不能有丝毫大意。荀衍虽然带着两万多颍川兵跟在后面,但他不是孙策对手,能否战胜孙策,最后还要取决于他,取决于冀州兵。
虽说都是冀州兵,但他的部下和审配刚刚带到战场的三万冀州兵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甄俨为首的冀北人和审配为首的冀南人并不完全一致。审配入幕早,冀南人助他击败公孙瓒,立有大功,也占据了强势地位。甄俨等人入幕迟,还没立过大功,势力较弱。这次麹义战死,他所领的韩馥旧部损失惨重,冀南人的实力受损,正是他平衡冀南冀北的好机会。再加上荀衍所领的颍川兵,冀南人独大的局面就可以得到控制。
这不仅是战胜孙策的好机会,也是解决内部隐患的好机会,当然不能疏忽大意。只可惜许攸性急狂悖,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不仅不知道配合他,反而处处生事。
“正南,你意下如何?”
审配抚着胡须,面色平静,不紧不慢地说道:“臣以为,梅山离长社、鄢陵太近,孙策补充兵员及粮食都非常方便。浚仪、鸿沟在后,我军有腹背受敌之危,不如退往鸿沟以北。臣观鸿沟以北,大河以南,虽有阴沟、济水横亘其间,但地势高敞,适合列阵,又利于骑兵奔驰,可为战地。”
袁绍微微颌首,却不急着发表意见,转向郭图、沮授。“公则,公与,你们也说说。此战关系天下,非同小可,无须避讳,我当择善而从之。”
郭图点头说道:“主公所言甚是。正南所言稳健,有大将之风,臣一时想不出有什么不妥。公与才思敏捷,见识过人,不如请公与先说,容臣再思量思量。”
审配眼神微闪,瞥了沮授一眼。什么时候沮授和郭图这么亲近了?也对,沮鹄就在颍川,他大概已经和荀衍成了知己。沮授当初让沮鹄从军,没有安排到自己麾下,却将他安排到麹义身边,如今总算修成正果了。麹义虽然死了,沮鹄却和颍川人成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