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是退回大营,利用更加坚固的营栅据守,还是再坚持一段时间?
就在麹义犹豫的时候,对面的弩车再一次开始射击,随着一声声鼓响,一枝枝巨箭飞上天空,越过龙渊水,射入勉强恢复的阵地中。悲剧再一次上演,巨箭摧枯拉朽,无情的蹂躏着前军阵地。
很快,强弩手们也很射击。他们紧紧盯着盾阵的变化,一旦哪里有大盾被巨箭击碎,盾墙出现缺口,他们就集中射击,将失去大盾保护的刀盾手、长矛手和弓弩手射得惨叫连连。
看到这一幕,麹义惊骇不已。孙策的强弩手配合居然如此默契,弩车攻坚,强弩手杀伤,几乎将效率发挥到了极致。孙策不仅拥有强悍的军械,更精于练兵,麾下皆是精锐。即使自己这些部下久经战阵,在与公孙瓒、张燕的交战中屡立战功,面对孙策的攻击,他们还是全无还手之力。
盛名之下无虚士,今天遇到真正的对手了。和孙策相比,刘备只不过照虎画猫,徒具其形,威力和孙策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麹义举起战旗,下令前军后撤,离河岸百步,退出弩车的有效射程。
战鼓声响起,前军被射得胆战心惊的士卒如逢大赦。虽然刚刚遭受了重创,但他们还是保持阵型,以曲为单位,互相掩护,依次后撤。孙策看得清楚,暗自点头。麹义治军严整,这些士卒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要想真正击垮他们还要再加把劲。
孙策下令,弩车上前,沿河立阵,掩护辎重营架设浮桥。
在麹义调整阵型时,孙策一直在静静地观望。隔着太远,他看不清麹义的面目,但他能感觉到整个阵型的变化。见麹义的阵型经过调整,渐渐平静,他举起手,下令击鼓,提醒麹义进攻即将开始。
麹义经验丰富,用兵谨慎,没给他留下偷渡或抢渡的机会,既然如此,他索性就用堂堂之阵进行强渡——等你做好准备再攻击,用真正的实力击破你的战阵。不仅要胜,而且要胜得光明磊落,让你看清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春秋重视堂堂之阵,正是因为春秋时代的战争以威慑为主,让对方知道孰强孰胜,避免无谓的牺牲。国小民寡,经不起太大的伤亡,明知不敌还不投降,迎接他的不仅是失败,还有亡国的可能。
战鼓声一响,强弩校尉一声大喝,手中的令旗往下猛地一挥。阵中的小鼓一阵急响,百余架弩车开始射击,数十枝短矛一般的巨弩呼啸而出,坚实的弩车都被反震得哐哐作响。长矛飞距两百步余,射入临河而立的战阵中。
这些将士身处最前线,隔着近百步宽的龙渊水,首先要防备的就是对方临阵立阵的弓弩手,所以配备了一人高的大盾。持盾的刀盾手肩并肩,盾挨盾,组成一道盾墙。听到对面开始进攻的战鼓声,看到从阵中跃起的箭影,盾后的长矛手、弓弩手都低下了头,尽可能缩起身体,刀盾手更是单腿跪倒在地,用双手顶着盾牌,却将身体与盾牌隔开,以免被箭上余劲震伤。
瞬息之间,巨矛射至。
“呯!”矛头一般的箭头破开大盾,撕开蒙在大盾上的牛皮,刀盾手的眼前突然一亮,在阳光射入的一瞬间,巨矛也射入他们的身体,札甲被洞穿,身体也被轻而易举的刺穿,前胸入,后胸出,余劲不减,又将身后的长矛手射杀。
在巨箭强悍的劲道面前,一人高的巨盾像纸一样被洞穿、击碎,盾后的刀盾手、长矛手只要被射中,几乎无一幸免。即使运气好,躲过一劫,看着射在地上,箭头深入泥土,矛杆粗的箭杆震颤,铁制的羽翼哗哗作响,还是吓得面无人色。
惊魂未定,对面一阵鼓响,又是数十枝巨箭呼啸而至,射入阵中。
接着又是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