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雍看在眼里,暗自松了一口气,拱拱手,匆匆离去。
——
麹义再一次看向南方的天空。
天空彤云万里,煞是灿烂。太阳即将落山,如血般的云层渐渐黯淡,夜幕即将降临。
对面的战鼓声越来越急,左右两翼的战斗都到了最紧张的时候。左翼的张飞攻势如潮,已经突破了第二营的阻击,左翼崩溃在即。刘备从中军抽调了一营增援关羽,右翼负责进攻的将领不断的发出求援的鼓声,张郃被赵云缠住了,还有一部分大戟士围着关羽,但伤亡也在迅速增加,张郃左右支绌,也在求援。
现在还能派上阵的就是中军人马,尤其是他的八百西凉劲卒,不管投入哪一个战场,都能迅速扭转战局。可是如此一来,中军兵力不足,一旦刘备发了疯,要倾巢而出,势必要陷入苦战。他还能战胜刘备,但自己的损失也会非常大。
惨胜如败。
他能在袁绍麾下立足,凭的就是手下的兵力,凭的就是战功。没有了人马,没有了战功,他什么也不是。他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看他的出丑,他也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落井下石,他身边有,袁绍身边也有,冀州更是数不胜数。
也许袁绍本人也在其中。要不然他为什么迟迟不来增援?他是不是也在等着我战败?这个可能性并不是没有,将那么多韩馥的旧部安排我的麾下,明显就有借刀杀人的意思。君子远庖厨,他要除掉这些人,却不肯自己动手。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干了。之前让田丰杀耿武、闵纯,现在让我杀耿湛、闵建,都是他计划好的事。耿湛死了,闵建战败,是不是就该轮到我了?
麹义仰天长叹,咬了咬牙,举起手,顿了片刻,无力的挥了挥。
“鸣金!”
看到郭图将袁绍拉到一边窃窃私语的时候,沮授、田丰不动声色的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的轻声叹息。不管冀州人多么支持袁绍,袁绍最信任的人还是汝颍人,还是郭图。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会让袁绍的情绪变化这么激烈,悲喜交加。
直到听到那一句“孙策之罪”,他们才意识到这件事和孙策有关,不由自主的又互相看了一眼。
怎么又和孙策有关?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刚刚简雍就一直把话题往孙策身上引,用意无非就是希望袁绍把注意力放在中原,不要在幽州纠缠。现在又来了这么重要的消息,而且和孙策有关,难道是天意?
袁绍走了回来,脸上带着说出的哀伤,眼眶里还有转动的泪珠。他将急报递给沮授,欲言又止,摇了摇头,取出手巾轻拭眼解。沮授不敢怠慢,迅速将急报看了一遍。急报内容很简单,只是说于吉入豫州,流民从者数以万计,引发疫情,青州、徐州、豫州都在其中,眼下三州都如临大敌。
沮授附在田丰耳边,转述了消息。田丰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看文字有些费劲。田丰听完,也愣住了。他连忙走到袁绍身边,扯着袁绍的袖子,声音惶急。
“主公,你要放弃幽州吗?”
袁绍摇摇头。“元皓,豫州是我的本州,青徐也有很多故旧,发生大疫,生死只在一线之间,我为他们担心,心志已乱,还请元皓教我。唉,苍天不仁,让孙策这样的人屠戮中原还不够,又降下大疫,中原百姓何其不幸。”
“主公,豫州大疫,孙策自顾不暇,此正是主公全力北向,扫灭幽州之机,切不可失。”
袁绍唉声叹气。不管田丰怎么劝说,他只是不应。
沮授走了过来,悄悄掣了掣田丰的袖子,对袁绍拱拱手。“主公仁义,天地可鉴。桓灵之际,天下大疫八九次,此上帝弃汉之意明也。主公以天下百姓为怀,顺天应人,扫荡乾坤,天地和畅,百姓自然安居乐业。如今孙策自受天罚,不战而损,刘备自不量力,螳臂挡车,正是击灭之时。杀刘备而幽州臣服,败孙策而东南俯首,主公大业可成,此天下之幸也。”
袁绍眼珠一转,连连点头,立刻调兵遣将,安排人马增援麹义,阻击援军,务必要将刘备全歼于涿县城下。安排完之后,他对简雍招招手,指指奔向各营的传令兵。
“简宪和,我已经分部诸将,大军马上就要开拨。你如果想救刘备,此刻去劝他投降还来得及。等我到达战场,诸将争功,就算刘备愿降,我也拦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