麹义反复权衡之后,决定派人去中军请援。只要袁绍率领中军赶来,哪怕不参战,只是为他掠阵,他的心里也踏实多了。既不用担心部下因损失太大而动摇,也不用担心张则或者公孙瓒突然杀出来。如果只有刘备一部,就算刘备训练得再好,军械再精良,两部的兵力优势在手,他有足够的信心击溃刘备。
想踩着我的肩膀赚名声,谁给你的勇气?
“儁义,你对刘备麾下诸将这么熟悉,那你觉得先攻谁比较好?”
张郃和麹义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先攻关羽吧。听说他心高气傲,生性护前。如果能将他诱出来,或许有机会易客为主,调动刘备的阵型。”
麹义仰天大笑。他拍拍张郃的肩膀,感慨地说道:“儁义,我很幸运,早生二十年,又与你同为主公之将,不会有与你对阵的机会。”
张郃连忙摇手。“将军谬赞,愧不敢当。能与将军对阵者唯有主公。郃追随主公日久,受益良多,深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之感。”
麹义笑而不语。他对此不以为然——袁绍实力是很强,但还没强到这种地步——却没有反驳张郃。张郃是袁绍身边的人,警惕一点也是对的。很多时候人都是身不由己,难免言不由心,说一些冠冕堂皇,让人找不出毛病的话来。张郃虽然受袁绍器重,毕竟也是武人,对他看不顺眼的人也不少。他又是中军将领,和他这个统兵大将惺惺相惜,传到袁绍耳中,万一引起袁绍的猜忌,对他和张命都不利。
“那好,就依儁义之见,先攻关羽。”
派出信使,麹义观察了一番形势,随即调兵遣将,先攻左翼的关羽进行试探。
刘备的阵地就在十余里之外,张郃没用多久就看到了。
听着低沉而雄浑的战鼓声,看着随风飘扬的战旗,看着对面让开一条通道,让赵云等人通过,又迅速合拢,半人高的大盾密不透风,千余张强弩严阵以待,张郃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了。
大戟士再强悍也无法正面突破刘备的阵地,只有等麹义来,用步卒发起强攻。
张郃命令大戟士后撤到安全距离,又派人通报麹义。刘备在此立阵,又想方设法将麹义引到此地,自然是因为此地地形对他有利。他要在此阻击麹义,先胜一场,然后再趁胜守涿胜。
麹义是袁绍麾下第一名将,刘备如果能战胜他,他就能一战成名,吸引更多的人支持。
除去远在辽东的公孙度,眼下幽州有三股力量:一是幽州刺史张则。他有朝廷任命,接收了田畴、鲜于辅等刘虞故吏,得到幽州本地豪强的支持,实力最强,但内部分歧不小,整合不易;
一是公孙瓒。公孙瓒作战经验丰富,勇冠北疆,白马将军的威名无人不知,追随他的寒门子弟和普通百姓不少。几年前的东光之战,公孙瓒大破青州黄巾三十余万,收降了不少黄巾精锐,势力一度扩张到冀州中部。界桥、龙凑之后,公孙瓒实力受损,但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最后一个就是刘备。刘备官居渔阳太守,有人马万余,其中包括一千多骑兵。这些骑兵不是天下闻名的渔阳突骑——渔阳世家不支持他,都支持张则去了。可是刘备麾下有几个高手,关羽、张飞、赵云都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高手,在推崇勇士的幽州,这几个高手云集在刘备麾下,影响力足以当得一万精兵。刘备又擅长练兵,麾下步骑都训练有素,而且军纪严明,从不骚扰百姓,这也为刘备挣得了不错的名声。
如果能击败麹义,他就有机会和公孙瓒比肩,届时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支持他,甚至不乏公孙瓒的部下。
公孙瓒这些年倒行逆施,又接连战败,声望受损,号召力已经没有几年前那么强了。如果不是之前的刘虞书生气太浓,不知道笼络手下武人,公孙瓒的根基早就被挖空了。刘备不论是身世还是能力,都和公孙瓒相似,他已经成为袁绍幽州方略中不可忽视的对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