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图摇摇头。“主公,孙策与公孙瓒貌合神离,只是一时连横,绝不会长久。据我所知,孙策这几年一直想和公孙瓒联合,但公孙瓒却自视甚高,从未予以回应。这是一头独狼,没有人能和他成为盟友,也必将为主公所灭。孙策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趁着公孙瓒自顾不暇,夺取青州,对他最有利。”
袁绍瞅着郭图,还是不太相信。他怀疑郭图是别有所图。他是希望我将显思赎回来,还是将希望寄托在了显奕的身上?
“公则,你收到了什么消息?”
郭图摇摇头。“主公,正是因为没有收到消息,我才会有这样的担心。越是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越是要藏得严实。不管是奉孝的书信,还是我们自己安排的斥候,最近关于太史慈部的消息都非常少,所以我担心孙策会趁机夺取青州。”
袁绍也不敢掉以轻心。不管郭图是不是别有用心,青州不能丢,那是他囊括中原的左臂。不过他不想和郭图过多讨论这个问题,他需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比如田丰,比如沮授。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正反参照,才能减少失误。
这时,陈琳快步走了进来,见郭图在座,连忙将一份文书递了过去。郭图不在的这段时间,由他代理郭图的事务,处理各方面传来的消息。对他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每天大量的信息涌来,让他应接不暇。现在郭图回来了,他可以松口气了。
郭图接过文书,瞅了一眼,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袁绍看到陈琳的脸色不对,已经知道不妙,再看郭图这副神情,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公则,怎么了?”
郭图迟疑了一下,将文书递给袁绍。袁绍接过来看了一眼,眼角立刻抽了两下,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高干战败,豫章落入孙策之手。
“能托心腹者,非公则为何!”袁绍感慨不已,拍拍郭图的肩膀。“公则辛苦,本该让你好好休息几日,只是军情紧急,你须臾不可离,只能辛苦你了。”
“愿为主公效劳。”郭图向后退了一步,躬身施礼。袁绍以亲昵的动作表示亲近,他却不会像田丰那样坦然受之。相比于田丰,他对袁绍的脾气更加了解。
“赵国、常山、中山、河间,大概能提供多少兵马?”
“初步推算,如果尽如其数,大概在四万上下,再不济,两万肯定是有的。只是各家召集部曲需要时间,召集完成后也未必能立刻上阵,需要主公加以训练,方能成为精兵。”郭图笑笑,露出一丝轻蔑。“匹夫之勇不堪大用,千百人之争孰能与数万人之战相提并论。”
袁绍同意郭图的看法。河北多壮士,是出精兵的地方,尤其是弓弩手非常多,但不经过严格训练,这些人只是乌合之众,难当大用。三军之勇在乎将,如果多几个像麹义那样的将领就好了。审配虽然跋扈,但他行军作战的能力并不出众,况且这次辟除中小世家就是为了平衡审配等人的势力,自然也不能将这个机会又让给审配。
不仅要从中小世家征集人马,更要提携诸将,而且不能由审配等人推荐。
袁绍收回心神。“除了兵马,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用之才?”
郭图立刻递上了一份名单。他这一路走来,与各家家主见面、洽谈,在争取他们的支持时,也留心观察这些人的品性、能力,允诺向袁绍推荐他们。这些人支持袁绍可不是为了什么大义,而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前途,如果不能出仕,他们才不会如此积极呢。人很多,但是能称为人才的并不多,郭图勉强挑选了十余人,列出他们的籍贯、家族实力、个人能力,以供袁绍参考。
袁绍非常满意。这是法家的特色,比起田丰、沮授,郭图更加务实。看完这份名单,袁绍却高兴不起来。从郭图的备注来看,这些人才不过中人,难当一面之任,最多是校尉、都尉之流。中小世家就是中小世家,见的世面小,能力有限。
“这里面有能和颜良比肩的人吗?”
“没有。”郭图不假思索的摇摇头,探身过去,伸手指指名单上的一个名字。“常山高邑有一个高览,有些武艺,堪和张儁义比肩,比起颜良来,统兵能力略逊一筹。”
“若能和儁义相当,也算不错了。”袁绍笑笑。张郃张儁义是审配推荐来的,武艺出众,为人也谨慎,所领大戟士皆是精兵,现在是他的亲卫营主力。郭图不太喜欢张郃,一直有意无意的贬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