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目光一闪,脸色有些难看。“这可不是一个好时机,我们正需要刘和出力呢。”
“是啊。”袁谭面色平静,只是眼神中多了几分狠厉。“阴夔已经到了东郡,等他经过昌邑,我会把他留住,直到我们战胜孙策为止。”
辛毗点了点头,一声不吭。
——
袁叙、袁遗离开昌邑的消息很快送到孙策面前。
郭嘉、庞统等人聚在一起商议,讨论这两人突然离开昌邑背后的可能。一个是济阴太守,一个山阳太守,都是这次参战的主力,大战将至,他们突然离开,而且是同时离开,显然不是偶然。
郭嘉在山阳城里有细作,但大战之际,戒备森严,细作能不能及时将消息传递出来是个问题。两地相距八十里,骑兵还要近一天时间,细作的速度就更慢了。也许等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这消息已经没用了。这时候就要看参谋团的实力。孙策对自己的参谋团有足够的信心,郭嘉、庞统联手,再加上周泰等人辅助,辛毗赢的可能性不大。
“时间太短,情报跟不上,我们只能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时候换掉袁叙、袁遗对袁谭有什么好处,又会带来哪些隐患,那些隐患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机会。”
郭嘉一边说,一边来回踱步,手里的羽扇摇得呼呼作响。
“我先说,你们作为局外人,看看我分析的有没有误区,或者说有没有一厢情愿的地方。我们在算辛毗的时候,辛毗也在算我们。看起来是破绽,也许是陷阱。”他举起手,竖起四根手指。“我初步想了一下,假设这是袁谭主动而为之,赶走袁叙、袁遗至少有四个好处。其一,多出两个太守空缺,可以激励将领努力作战;其二,此二人无能而辈高,对袁谭有牵制作用,让他们离开,袁谭可以更少掣肘;其三,此二人都是读书人,对武夫有排斥之心,赶他们走,有利于得豪强之心,比如李乾父子;其四,临阵换将,将士不熟,临阵难免生涩,易动难安,是个薄弱环节。不过……”
郭嘉笑了笑。“这只是看起来而已。若将军把这当成机会,选择这里突破,这也许就是一个陷阱了。”
袁谭亲自出城,送袁叙、袁遗返乡。他再三致歉,情意殷殷,言语恳切,让袁叙、袁遗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两人上了车,袁谭站在路边,延首相望,直到他们的马车消失在远处,才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满脸的无奈与不舍散去,化作说不出的轻松。
他转身回到自己的马车,推开门,未语先笑。“终于送走了。佐治,你这一招高明,一举三得。”
辛毗靠在车壁上,手里握着一卷书,眼神看着窗外刚刚泛绿的垂柳,没有回答袁谭。过了一会儿,他才意识到袁谭的存在,连忙起身,转头的时候,后脑勺碰到了车壁,他咧了咧嘴,吸了一口冷气。
“还疼?”袁谭关心地说道。
“不知道,可能是要下雨了,一直隐痛。走了?”
“走了,这下子轻松了,一下子多出两个太守之位,应该能换取一胜了吧?”
“不一定。”
“不一定?”
“孙策是何许人也?他最擅长的就是捕捉战机,直觉当世罕见,这种人一旦闻到危险的味道就会悄然远遁。我们骑兵少,跟不上他,兵力再多也没用。”辛毗重新看了外面一眼。“希望孙策看到他们离开,会发现其中的机会,自投罗网。”
袁谭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辛毗的意思。临阵换将,向来是兵家大忌,虽然袁遗、袁叙都是书生,并不擅长军事,但官声却很是不错,两郡士民对他们的印象都非常好。这两人突然弃官而去,两郡的郡兵多少会有些怠战之意。如果孙策想突袭他,这两郡的郡兵将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济阴郡兵。
他苦笑着摇摇头。“佐治,你真是……你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辛毗没吭声,眉心微蹙。他故意没有对袁谭说出全部的计划,就是想看袁谭能不能猜到。袁谭如果能猜到,那孙策、郭嘉就有可能猜到。袁谭比他预期的快了一点,说明这个破绽太明显了。太明显的破绽就不是破绽,他还需要再设计一个更隐蔽些的,要让孙策、郭嘉觉得不是破绽,他们才会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