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虞翻所料,贺辅没有再提贺纯,而是问起了孙策击败郭异的经过。虞翻便把孙策由查渎奇袭固陵,又与太史慈交战,再逼迫郭异投降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重点提到了孙策对太史慈、董袭、凌操等人的器重和信任。
贺辅听懂了虞翻的意思。太史慈是降将,董袭、凌操新附,但他们都得到了孙策的重用。如果贺家能够支持孙策,以贺齐的能力,孙策肯定不会亏待他,前途一片光明。当然,如果贺齐选择与孙策对抗,有太史慈等人相助,孙策也有足够的实力击败贺齐。
贺辅主意已定,长叹一声。“家兄一时糊涂,犯此大错,我心何忍。仲翔既受孙府君信任,还请从中缓颊,施以援手。”
虞翻笑道:“贺公放心吧,尊兄宿儒名臣,一时为人所误,朝廷不会不体谅他的。此去长安,说不定还有机会辅佐天子。你要担心的只是舟车劳顿,不要让他受太多苦。”
贺辅明白,立刻请人去请贺纯的儿子来。贺纯受苦,他的儿子岂能在家安坐,当然应该随行侍候。这件事如果由虞翻去说,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现在有贺辅出面,贺纯的几个儿子都不敢有什么意见,立刻收拾一番,带上财物,追赶贺纯去了。
搞定了贺家,虞翻再接再厉,请贺辅协助,又说服了郑家、谢家等大小家族,派上代表,赶赴固陵,迎接孙策入境。新太守入境,郡中著姓大族都要出面迎接,这是官场惯例,涉及到面子问题。孙策之所以现在还留在固陵,没有到山阴上任,就是在等人去迎。
虞翻用两天时间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顾雍只能表示佩服。约好了时间,一行百余人,数十辆马车,浩浩荡荡地出了城,赶往固陵。
与郑谢相比,贺家在山阴定居的时间相对短一些。但贺家徙来山阴之前已是大族,实力雄厚,家传礼学,绝非会稽本地土著可比。因为有较高的儒学素养,贺家仕途比较通畅,尤其是东汉,贺纯早在安帝时便官至两千石,与李固、杨厚等人为友,与李膺的关系也非常好。(注)
贺纯不在家,虞翻没有去找贺纯的儿子,而是去了贺纯的弟弟贺辅家。贺辅六十多岁,身体却很好,耳不聋,眼不花,腰杆笔直,声音洪亮。比起贺纯,他在官场上的时间很短,也没有做过高官,性格更随和。一见虞翻就笑道:“听说仲翔欲与孙将军比武论易,战况如何?见仲翔这番凝重,莫非是遇到了劲敌。富春孙氏有这样的子弟,还真是家族当兴呢。”
虞翻摇摇头。“多谢贺公关心。我虽然遇到了劲敌,却毋须凝重。我之所以如此为难,是为贺家。”
贺辅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他知道贺纯在固陵。“仲翔,出了什么事?”
虞翻也不掩饰,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听说贺纯被槛车征送长安,贺辅当时就变了脸色。“家兄年逾古稀,如何能受得起这千里奔波。仲翔,他们走了几日,可还追得上?”
虞翻斜睨着贺辅,不紧不慢地说道:“贺公虽然年高,身体却强健得很,要不然怎么不在家中养老,还要随郭元平披甲上阵,执桴而战,阻孙府君入郡。如今战败,待罪于途,你就算追上去也无法救他。我倒有一计,只是不知你敢不敢做。”
贺辅打量着虞翻。虞翻提及郭异时直言其字,提到孙策时却称之为府君,轻重不均,分明偏向孙策,却又为贺家献计,这听起来颇有些诡异。“仲翔入职太守府了?不知所任何职?”
“敢教贺公得知,翻暂任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