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百步穿杨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2260 字 10个月前

孙策很好奇。“刘宽很有名吗?”

杨修咳嗽了一声:“刘文饶是高祖子孙,城阳王之后,是知名长者,为政宽仁,平易近人,即使是对家中奴仆也非常注意礼貌,倒是与将军有几分相似。”

孙策瞅瞅杨修。杨修这是拐着弯的替郭异求情。杨修是主簿,当然清楚辎重营打造的槛车,知道他打算怎么处置这帮人,不忍看着这些人坐着槛车去长安,想替他们说说情。不过他并不想打算给杨修这个面子。郭异是南阳人,不可能不知道他在南阳做的事,不仅不支持,反而聚兵抵抗,摆明了要和他对立,他岂能轻易放过他。不合作,井水不犯河水,他可以忍一忍。明着对抗,如何能忍,这要是都不处理,以后还有人把他当回事吗?

“那这郭异可真是愧对师门了。刘宽不幸,居然教出来这么一个叛逆门生。”孙策转身对太史慈说道:“闻说子义有百步穿杨之能,昨天蒙你相让,未能见识绝技,今天能否让我们开开眼?”

众人都把目光转了过来。为了安全起见,楼船离岸边百余步,在弓弩的射程之外。要在这么远射中目标,不仅要有超强的臂力,开得硬弓,还要有超人一等的射技,保证射中目标。要是射失了,那就可丢脸了。孙策这么做是让太史慈露脸,还是让太史慈丢脸?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太史慈平静地取出弓,搭上一支箭,盯着远处看了看,突然将弓拉满,随即撒手松弦。箭弦“嗡”的一声响,震颤未绝,众人眼前一花,羽箭消失在众人眼前。没等他们的目光跟上箭,对面的敌楼上传来一声惨叫。孙策定睛一看,见敌楼上乱成一团,郭异正在挣扎,扶着栏杆的手却丝毫不动。仔细再看,才发现他的手似乎被太史慈一箭射个正着,钉在了栏杆上。

孙策眉毛微挑。“高!就算是陈王在此,恐怕也要赞一声好。”

众人也是骇然变色。隔着这么远,太史慈能射中已是不易,没想到他居然选择了郭异扶在栏杆上的手作为目标。这可比射中人的身体难多了,郭异看到箭来,不可能不做出反应,太史慈要抓住一个难得的机会,才能将他的手钉在栏杆上。如果对自己的射艺没有足够的信心,根本不敢这么选。

他不仅有百步穿杨的绝技,更有过人一等的战机把握能力。

孙策是三国时代的少年英雄,在后世人气很高,但孙策性格缺陷也不少,好杀就是其中之一。他最后遇刺身死和这个毛病有很大关系。有很多人其实完全可以不杀,但他却杀了,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抗。

严舆就是其中之一。

严舆是严白虎派来求和的,本来已经谈成了,但是严舆却被孙策杀了。固然严白虎不是孙策的对手,不仅无法替严舆报仇,自己也被孙策杀得落花流水,杀严舆并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却不得不说孙策这个举止近乎儿戏,不够稳重。

人家都投降了,为什么还要杀人?完全没必要嘛。

此刻看到严舆神情窘迫,孙策能猜到他是因为什么。无颜面对太史慈啊。这时候提起坐跃能让他觉得舒服一点。严舆武功不错,坐跃就是他的绝技之一。汉人跪坐的姿势不利于战斗,由跪坐而战斗会有一个挺身换腿的过程,需要时间,遇到偷袭时常常来不及应对。所谓坐跃就是从跪坐的状态直接跃起,和武术中的鲤鱼打挺是一个概念。

所有人提到自己擅长的事物时都会变得健谈。一提坐跃,严舆来了精神,不仅谈笑风生,而且主动给孙策表演了一下。孙策觉得很有意思。三国刺客很多,本尊又是遇刺而死,所以他对这些事非常关注。虽说身边有不少高手保护,但技不压身,多学两招总是没毛病的。

坐跃就是一个不错的技能。

“严君能否将此许相授?”孙策笑嘻嘻地说道:“我不白学你的,必有重礼相报。”

严舆求之不得。孙策身边那么多高手,自身的武艺也是一等一的,愿意向他学艺,这是多好的机会啊,礼不礼的倒不重要,态度是关键,至少说明孙策看得起他。他连忙拱手笑道:“将军武功高绝,愿意学我区区小技,岂敢藏私。”

孙策请严舆讲解其中关键,有模有样的练习。他练拳最多,下盘力量比一般人好,练了几次就能有模有样地跃起,只是不如严舆那么熟练。他派人取来一口新刀,当作谢礼送给严舆。严舆大喜,爱不释手,立刻取下自己的佩刀,换上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