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命中注定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2259 字 10个月前

“将军,你问吧,他这鸟语我们一句也听不懂。”

“将军?”那俘虏愣了一下,盯着孙策看了又看,非常惊讶。“你是孙府君吗?”

孙策看看俘虏,同样用吴语回答道:“是啊,我是孙策。”

“唉哟,这可太好了。”俘虏笑逐颜开,脸上的惊恐一扫而空。“明府,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来投奔明府的。我们从余姚来的,家主姓董名袭,是余姚有名的豪杰,你可能听说过。”

孙策一听,眉头就挑了起来。他的确知道董袭,但不是这一世听说的,董袭还没那么大的名声。董袭是孙吴大将,而且和全柔一样是主动投附的,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董袭是孙策的心腹,是孙吴的忠臣。孙策死后,他与周瑜、张昭一样有安定人心的功劳,只是名声不如那二位响亮。

历史虽然变了,但他还是来了。这就是命中注定的铁杆部下。

“原来是董元化啊,我的确听说过。你们怎么到这儿来了?”

见孙策一口就叫出了董袭的字,俘虏喜得抓耳挠腮。“家主听着明府到任,就想来迎接,走到高迁亭,听说郭异在固陵阻击明府,猜想明府会从这里渡江,特地赶来迎接。”

孙策笑道:“我孙策何德何能,竟得董元化如此厚待?”

“嘿!”俘虏一拍大腿,非常兴奋。“明府在牛渚破周昕、在吴县斩许贡的事早就传到会稽了,家主说了,明府与那些名士不同,不会只看门户,不问才能,投明府必得重用,一尽所能,所以带着部曲赶来效力。”

在湍急的江水中搭建浮桥最大的困难就是难以固定,随时有可能被江水冲走。黄月英的设计重点就是如何固定。她利用江中遍布的礁石作为锚点,用两根绳索固定一个点的办法进行牵引,虽然不能让浮桥固若磐石,却能大幅度提高稳定性,而且操作起来也不复杂。

真正聪明的人用简单的办法解决复杂的问题,黄月英显然就属于这一类。

辎重营的工匠和黄月英合作久了,非常有默契,一看图纸就明白了,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分头准备。

孙策带着许禇等人来到江对面的谷山,实际考察地形。虽然安排了疑兵吸引郭异的注意力,但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孙策要做好在此迎战的准备,提前熟悉一下地形。模型做得再好毕竟还是模型,不如亲眼看到的真实。运筹帷幄这种事只能存在于战略层面上,就具体战术而言,尤其是近身肉搏的小型战事,地形有着难以想象的重要性。

这是孙策在铜官山演习山地战最大的收获。山地战与平原上的大战不同,通讯不便,阵势摆布不开,不会有几千人与几千人列阵厮杀,争夺一个制高点往往只是百余人甚至几十人的战斗。对孙策来说,训练有素的中下级将领本来就是他的优势,这种小规模的短兵相接对他非常有利。

“将军,我去远处看看。”马超一过江就主动请缨。到目前为止,乘船对他来说依然是一件难事,每次坐完船,他都要找机会跑跑马,找找平衡。

“不要走得太远,注意隐秘。”

“明白。”马超应了一声,带着庞德等人飞驰而去。虽然山路都不算宽,他们依然奔驰如飞。论骑术,这些西凉人绝对是一流,尤其是马超和庞德,天生就适合马背。不过这货能动不能静,终究难成大器。

孙策在附近转了转,对照手中的地图,设想一旦发生战事该如何应对。他正看得入神,忽然许褚拉了拉他的手臂,伸手一指。孙策抬头一看,见一骑从远处飞奔而来,不由得吃了一惊。马超刚走不远就发现了情况,难道郭异在附近安排了人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就有点麻烦了。

时间不长,骑士赶到孙策面前,勒住坐骑。“将军,前面发现一队人马向这边来了,人数不知。”

“知道是什么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