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友眨眨眼睛,摇摇头,没再说话。他的确很聪明,但微言大义却是有师法、家法,要靠传承的,吴县是东南都会,但学问比起中原还是有距离的,顶尖的大儒基本都出自中原,吴会非常少,就算有,那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得到的。在儒家经典上,他没法和杨修比。
“所以这些虚样文章,由那些大儒们去做。我们做点实在的事。”
沈友有些怏怏。他辛苦了一夜才写出这篇文章,没想到却被孙策说成虚样文章,难免扫兴。
“什么才是实在的事?”
“你帮我写份奏表,刘繇和山贼勾结,许贡庇护豪强为非作歹,请朝廷进行下诏切责,给我讨伐之权。怎么样,没问题吧?”
沈友抚掌而笑。“没问题,我这就写,写完就请将军过目,保证让刘繇、许贡无言以对。”
“这就对了嘛。”
“什么对了?”门外响起一个声音,陆康走了进来,看看沈友,又看看孙策,眼神疑惑。“你们又在算计谁?”
沈友一见陆康,连忙伸手去拿案上的文卷。他反应很快,但还是快不过陆康的眼睛。陆康盯着沈友的眼睛,伸出手,手指勾了勾。
“拿来。”
“这……”沈友有些心虚,连连向孙策使眼色,示意他别说漏嘴。孙策却很坦然,取过文卷,起身递给陆康。“子正新作的一篇说史文字,正好请陆公过目。”
沈友苦笑一声,耷拉下了脑袋。
许靖再三苦劝,许贡只是不依。
许靖很绝望。孙策兵临城下,虎视眈眈地欲夺吴郡,许贡却只顾着斗气,不仅想杀很魏腾来威慑吴会世家,还惦记着高岱的旧怨,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许贡倒是很从容。“你放心吧,孙策才多少人,他能攻下姑苏才怪。他这是在山里吃了亏,想到这儿来讹我,我难道还不如那几个山贼?我就不理他,看他能把我怎样。只要我按兵不动,城里就没人敢轻举妄动,谁想策应孙策,我就杀谁。”许贡想了想,突然笑了,来回转了两圈。“我要派人去讨许淳。”
“讨许淳?”
“是啊,孙策贪图许家的产业,抓了许淳,我为许淳出头,吴郡世家不能坐视不管吧?孙策要是放人,那他就是承认理亏。如果不放人,那就是孙策不给他们面子,要对吴郡世家不利,这可就惹了众怒了,吴郡世家还能支持他吗?唉,文休,你说孙策那性格,他能放人吗?”
许靖抚着胡须,反复权衡,觉得许贡这办法还真不错。对孙策来说,放人也不好,不放人也不好,左右为难。以孙策目前的兵力,要攻姑苏城的确不太容易,便何况还有太史慈在铜官山牵制他。
“那刘繇那边怎么办?孙策在姑苏,你可就走不开了。”
许贡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道:“刘繇想阴我,我还帮他?我为他牵制住孙策就行了,让他自己去取丹阳吧。文休,你说刘繇行不行啊,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太史慈?不过你也别说,这人做事不择手段,倒是和那些山贼差不多,也许能给孙策找点麻烦。文休,现在是乱世,你们那些道德仁义不顶用,要靠权谋,要靠武力,你当初幸好没回来,要不然肯定和子将一样被孙策赶出来。”
许靖阴着脸不说话。他当时就觉得这是许劭给他挖的陷阱,现在看来果然如此。他不想谈论这个问题,转而问道:“让谁去讨要许淳?”
“陆康。”许贡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陆康就算了,还是……”
“不,就陆康。”许贡很坚决。“他是吴郡名士之首,又和孙策关系好,孙策如果不给他面子,嘿嘿,这吴郡名士的脸可就丢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