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没什么,跟着孙将军不会吃亏,只要肯吃苦,谁都能发财。”蔡瑁拍拍手,又命人取来一套金丝锦甲,摆在甘宁面前。“这是将军让我为都尉定制的,请笑纳。”
看着金光灿灿、做工精致的锦甲,甘宁爱不释手,连声称谢。
孙策摆摆手,一脸的云淡风轻。“你这次庐江之行,虽无战功,却有苦劳。这件金丝锦甲送是你的酬劳。行了,还是喝酒吧。鱼摸上来了,汤也快好了,赶紧温酒。”
“多谢将军。”甘宁感激不尽,转身安排人去张罗,殷勤备至,热情好客。
孙策看在眼中,和郭嘉交换了一个眼神,露出会心的笑容。这是郭嘉的建议。酒色财气,人必有一好,甘宁的特点是好斗和炫富。用武力控制甘宁好杀的冲动,让他到战场上去撒野。用蔡家的财富来刺激他的好胜之心,以后让他去做海贼王,他才会心甘情愿。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出海的风险依然很大,而且一望无际的大海对人的心理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没有足够的利润诱惑,没几人愿意去海上讨生活。世界各国的海上冒险几乎都从海盗开始,海盗当然没什么民族大义可言,能吸引他们的唯有财富。
针对目标的性格用计,或堵或疏,而往而不利。只有郭嘉这种深谙人性弱点的谋士才能设计出这样的妙计,让甘宁全无抵抗力,俯首听命。
时间不长,酒温好了,鱼汤也上来了。众人举杯,开怀畅饮。酒过三巡,陈端、刘勋来了。陈端很从容地拱拱手,刘勋却一进舱就露出夸张的笑容,吸吸鼻子,左顾右盼,啧啧不已。孙策见了,笑道:“行了,别馋了,坐下喝一杯吧。”
“多谢将军。”刘勋拱着手,一脸谄媚的笑容。“无功不受禄,请将军先见一个人。”
“谁啊?”孙策明知故问。
刘勋转身将黄猗拖了进来,一脚将他踹倒,喝道:“跪好!把你的那些狗屁妙计再对将军说一遍。”
收到孙坚的捷报时,孙策已经和襄阳诸家商量好,由蔡瑁领头,襄阳庞氏,宜城向氏、马氏合股,准备筹集五千万钱到会稽投资,兴办产业。拿出五百万作为前期资金,作为正式投资前的考察经费,具体任务由蔡瑁和向朗负责。
向朗二十多岁,身材高大强壮,一点也不像读书人,倒像个赳赳武夫。但他的确是个读书人,以前在乡里读书,蔡邕建襄阳书院后,他又书院里求学半年,业师是颍川来的司马徽。他还喜欢藏书,对收罗各种古籍很感兴趣。听说这次要去会稽考察,他主动请命。
孙策怀疑他是假公济私,考察商业是假,搜罗古书才是真正的目的。
向朗和杨修一见如故,两人很谈得来。
商议妥当,孙策随即起程南下。半路上,他接到陈端的汇报。他和刘勋赶到安陆,黄家很识趣,交出了黄猗,并表示愿意与孙策合作,献钱五千万。陈正依照之前孙策的吩咐,拒绝了这份奉献,带着黄猗赶来会合,其他事务则移交给荆州刺史杜畿,由杜畿按照朝廷律令进行处理。
孙策很满意。陈端办事靠谱,没有被黄家的奉献诱惑。参照在汝南打击世家的经验,黄家这次至少要吐一个亿出来,岂是五千万就能摆得平的。
船到夏口,甘宁和陈端已经会合,正在等他。孙策换了船,让张虎赶回江陵,等候周瑜的命令,自己换乘甘宁的战船。一个多月不见,甘宁精神面貌好多了,站在船头,拱手相迎。
“见过将军。”
孙策上了船,微微一笑。“兴霸,从现在开始,我就上了你的贼船了,你不会把我当肉票,绑了去益州吧?”
甘宁尴尬不已,郭嘉等人却轰堂大笑。郭嘉用羽扇拍拍甘宁的肩膀。“你可得开个好价钱,我们这么多人,你要是换不来一个楼船将军,再加个万户侯,实在太亏了。”
甘宁也笑了。“刘焉可没这么大方,我还是把自己卖给将军比较好。万户侯不敢想,能在将军的功臣榜上有一席之地,我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