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长成这样,不会再有第二个啦。”小子老气横秋的说道:“关先生总是提起你,我们听得耳朵都生茧了。你来了就好,赶紧去见他吧,以后让他跟你唠叨,别折磨我们了。”
关羽忍俊不禁,拱拱手。“那就劳烦足下带路。”
小孩们带着关羽穿过工坊,来到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刚进小院,关羽就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夹杂着一句沙哑的声音。“大声点,读书声音一定要大,这样才能记得牢。我家长生小时候念书,整个村子都能听到……”
关羽听了,想起小时候被父亲逼着大声读书时的情景,一抹笑容浮上面庞。他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周仓,独自轻手轻脚地来到学堂前,透过窗户往里面看。屋里舞着二十多张案几,每张案几上伏着一两个小孩,有男有女,大的十来岁,小的四五岁,正扯着喉咙读书。
“……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
老关毅用戒尺用力敲打案几。“大声点,大声点,你们怎么就不听呢,我家长生……”
关羽听了,大声念道:“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老关毅欣慰地点点头。“对嘛,读书就要这样,我家长生小时候就是这样念书的。你们……”他忽然转过头来,朝着窗口方向,神情激动。“是……长生吗?”
关羽忍着满眶泪水,弯腰进了学堂,来到关毅面前,双膝跪倒。“父亲,我是长生。”
关羽站在津口,看着满载的渡船缓缓靠岸,伸手拦住了周仓,示意他不要急着登船,等船上的人先下来再说。周仓嘟囔了两句,却没说什么。关羽有吴景亲手签发,加盖九江太守印信的路传,原本可以优先登船,却因为关羽不愿意骚扰百姓,等了又等,足足耽误了一个时辰。
拿下阴陵后,关羽婉拒了吴景的挽留,立刻返回平舆。他将吴景赠送给他的厚礼分给了随他作战的五百战士,只带走了周仓一人。周仓为了追随他,宁愿辞掉刚刚到手的军侯,关羽很感动,无法拒绝。
这一船人不多,船老大早就看到了岸边这个高大的汉子,对他的体贴非常感谢,亲自跑到船头相迎,紧紧的拽着缆绳,请关羽上船。关羽很客气地点点头,上了船,船老大用长长的竹篙顶着岸,渡船缓缓驶动。这时,远处跑来一辆车,车上三个人,车夫一边催马奔驰一边喊。
“船家,等一等,等一等。”
船老大连忙连调整方向,将竹篙探入河底。竹篙弯成了弓形,却还是很难一下子让船停下。关羽见了,捞起缆绳,纵身跳上岸,单手挽住,也不见他如何用力,就将渡船拉得停住,重新向岸边靠去。船上的客人惊骇不已,纷纷惊呼关羽好大的力气。
马车冲上了码头,车夫紧紧的拉紧缰绳减速,不妨津口泥土湿滑,马蹄打滑,一时无法停住,连车带马就往船上冲,车上的三人大声惊叫,船上的人也怕被马撞着,纷纷避让,一时间人喊马嘶,乱作一团。
关羽扔了缆绳,迎了上去,两个箭步便赶到车后,伸手拽住了车厢。车厢吱吱作响,几乎被他拉裂,好在及时停下,马上了船,船还在岸上,也没撞着人。众人长出一口气,乘车的年轻人翻身下车,对关羽连连拱手。“多谢壮士,要不然又得等一会了。”
“等一会也无妨,这里风光甚好。”关羽道:“足下请上船吧,大家都等着呢。”
“好好。”年轻人牵着马,引着侍者上了船。关羽又跳回船上,将缆绳扔给迎上来的船老大,拍拍手。年轻人打量了他一眼,突然说道:“足下可是姓关名羽?”
关羽抚着胡须,微微一笑,却不说话。年轻人有些意外,随即会心地笑了,拱拱手。“在下刘晔,字子扬,成德县人。关将军追击溃兵时经过的,只是未曾入城,要不然我们也许早就相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