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死你,也得折磨得你生不如死,让你彻底胆怯老实顺从了,手段行为常常比你的仇敌还霸道凶残可怕,却无损于当爹者的名声。
世人只会理所当然说你不孝不对。
这正是扭曲的儒教的可怕处与正大光明理直气壮进行的罪恶处。
唐斌他老子有可恶处,唐斌有这样一位死心眼又一家之主家长气十足的父亲,也是个可怜的苦逼孩子。但铁哥们的父亲又不能丢下不救。唐父也不是那些应该受时代残酷抛弃与无情惩罚的坏蛋
这就麻烦了。
好在,现在这个问题和心病总算解决了。
唐家完善了。
唐斌再没有挣不开也无法抵制的家长约束了。唐家一家人总算可以和和美美过上帝国新时代的幸福日子。
对此,赵岳感到心一松,浑身一轻。
至此再回想唐父,也就能感觉到宝贵可爱的一面了。
唐斌,人品极好,忠义无双,行事极有分寸与坚持,一身正气与担当,是赵岳两辈子也只见到这么一个的堪称完美的男人与一辈子可绝对信任的哥们,他的这种品质能形成,说到底正是遗传了他老子并受他老子严格教育影响约束的结果。
唐斌为人做事又不缺乏必要的灵活性,这是他天生聪慧机灵的原因,也是深受他母亲的性格影响。
唐母,那是个外表和内心皆有灵秀的女人,不乏主见和坚持,摊上个老顽固丈夫,想在老顽固控制的环境中活得自在些,逼得她行事更灵活有招,日常中总能在说说笑笑间就化解掉老顽固的脾气甚至是一些顽固坚持。小事则罢了,一涉及到她最重视的儿子的事,心疼儿子,遇到必须放大招的事了,总有招收拾顽固老伴动摇主意
如今唐家雨过天晴了,赵岳再想这一家就能另有感觉。
这是个有点特别,很有意思的一家人。
而父母双方的优点无形中造就了懂事自律而各方面资质本就极好的唐斌在品行上更加完美。
赵岳拉起或解救的英雄好汉虽多,欣赏的各种人才不少,与他肝胆相照的人不少,但在他内心里,唐斌是他唯一的哥们。至于小刘通,那是弟弟,不算是哥们。
这种感情不止是唐斌曾经在他幼年时就习武陪伴了他六年成长所建立的感情基础,关键在于唐斌几乎无可挑剔的人品与行事总是那么理智清醒有度。这也是赵岳敢放手让唐斌潜伏西军长期独立锻炼与做事的根本原因。
赵岳尊重并刻意照顾培养的抗金英雄岳飞在赵岳心里也比不上唐斌。
岳飞是对老婆对国家民族都忠贞无双的民族大英雄不假,在古代妻妾成群为平常事尔的背景下罕见的坚持只一个老婆过日子,从不沾花惹草近别的女色,有太多令后世人敬佩不已的特点,但另一方面是英雄无善类,也不是什么好鸟,也会张狂犯浑历史上曾经醉酒发性子差点儿当场活活打死手下一忠心大将,事后警醒,从此再不嗜酒,在军中更从不饮酒。
这一世,岳飞是赵岳的师弟,境况和历史上比,完全一个天一个地,受到的教育更进步而完美,但照样也有轻狂凶霸管不住自己而犯事的事例。
赵岳师傅曾说过:不成年,师门秘诀基本功没练到火候,就不得饮酒。
赵岳不理解,但始终坚持。
而岳飞则少年心性,随着长大,别人能随意喝酒,他闻味嘴馋得紧,也想喝,在教唆下开头了,起初也不敢多喝,也就是偷嘴来那么一口两小口,后来没发现有什么不妥当的,终于一次放纵了自己喝了不少,没醉,但却暴起凶性打军校同学他本就习武资质极高,又修练了别人学不到也练不成的师门绝技基本功,越发力大无穷而身手敏捷之极,同学谁能打得过他,一群人上也治不住他,呈现的是狂性大发,根本不听劝,和往日年少却稳重为人完全不同,入魔一样骇人,失去控制幸得赵岳师傅当时在家,闻讯及时来了,几下子收拾了岳飞老实了,精神也慢慢恢复了正常,事后免不了还得被脾气暴躁的老道一通痛骂甚至殴打教训没一气忘掉岳飞的武功,那已经是赵岳极重视岳飞,岳飞往日也表现出色的情分。
直到这事出来,赵岳才明白师傅严禁他年少饮酒的原因。
那神妙基本功能神奇强化人的体质,但也强化了人的暴戾冲动,少年正是气血最旺盛时期,又心性不足,不够成熟,缺乏自制力,难免顽皮好奇,一喝酒,就坏了,酒就是引爆炸弹的引子火焰,酒劲一发,催动基本功暴戾,人也就失去理智,失去自我控制力,狂妄嗜杀绽放出来而必然凶性大发
少年岳飞偷酒喝犯了错,这不算什么,但从侧面也更加显出了唐斌的品性之完美难得。
唐斌年少也绝不会犯这种错误的,无论在家还是在外,一向以遵父母命(师长命)严格自律,习惯了,也是品性如此。
这是个可以放心地托付一切的哥们,人生得此,朋友一道上再无遗憾。
赵岳这么肯定是耿南仲搞鬼,是他太了解耿南仲在北宋末期起的坏作用的所作所为。
那纯是个全力义务帮助金国灭亡宋王朝的头等非女真官员功臣,在瓦解抗金阵线上起到至关重要的贡献。其行之自私愚蠢自负可笑,其胆大之肆意任性固执,即使远隔着宋代没当时那种真切感受的后人也不禁拍案惊起,咋舌不已。
赵岳就曾惊诧过:”那时候怎么会有这么荒唐可笑的聪明读书人人杰士大夫呢?这不是自掘坟墓找死么?“
后来了解到宋代从君王到文武官员的荒唐懦弱无耻历史多了,他也就麻木不奇了,谁知会有一天亲眼经历
他也知道哥哥赵公廉如此蓄意刺激新君与踩耿南仲的目的。
除了进一步激化加深朝廷与沧赵之间的矛盾到天下无人不知的公开化,为大撤离进一步做好铺垫以外,无疑也想在耿南仲这种自以为是的狂妄书生想放肆得瑟的起初就狠狠打击这样的王八蛋气焰,让耿南仲之流少坏作用,减缓宋朝轰然倒塌的速度,腾出时间让当初制定好的宋人不得不硬头皮抗金却承受残忍无比的血洗教育等战略意图能够得以实现。
一揭开这根由,何玄通不禁哦了一声。
他很是出家人那种旁观者清的习惯摸着胡须轻笑道:”象耿南仲这样的不通实务,不晓得厉害,眼高手低,书生气十足,为了面皮官途利益就能不顾其它一切的儒教传统君子官僚,敢肆意妄为制造谣言报复就很正常了。“
顿了顿,又说:”大宋王朝败就败在这些轻狂书生官僚这种恶劣风气上。宋王朝百年养士,没养出精忠报国与钢筋铁骨大义节操,却把他们惯出了毛病,都惯坏了,虚荣,只爱面皮却无耻,更吃不得一点亏,受不得半点委屈。呵呵“
”不过,耿南仲料定了玩这一手,寨主家根本没招制止他,更没招直接教训到他头上,因而无惧无畏,咱们也确实不好办。“
想了想又沉吟着说:”大公子那份奏表教训了赵桓小儿,否定了耿南仲,却得赵佶怕是不怒反而内心里很满意吧。“
赵岳点头:”据宫中内线消息,赵佶确实无震怒对付我大哥之意,读了那奏表只是沉吟不语,却目闪喜色。“
何玄通嘿然一声,道:”这就是皇权的自私霸道。“
”赵佶退位太上皇是为了脸面与史书恶名迫不得已。他怎甘心放弃一切他说了才算的至尊权力?大公子公开声明新皇必须遵守赵佶的一切领导指挥,强调太上皇的至尊领袖地位,说了赵佶肚里想说却不能说的话,正合赵佶心意。“
”另外,赵佶最怕的是世人与史书把大宋如今的危局定在他的头上,就怕说他是个亡国昏君败家子。他那么自负聪慧才华,那么虚荣骄傲,虚荣骄傲自负威风了十几年,习惯成自然了,怎么可能容忍担上如此臭名?“
”大公子把罪责归结于自古未有的海盗祸害与那些败类官吏头上,赵佶无疑找到了最佳机会洗脱臭名,自然高兴。“
”还有赵佶内心目前最重视最愿意看到的一点,大公子对他的忠义追随心。这是最现实的利益需要。”
沧北军对如今的大宋举足轻重,实在是太重要太关键了。赵佶看到了赵公廉只认可他的忠心,看到了沧赵还可利用。大宋江山不会在此灾难后紧跟着边关动荡而轰隆倒塌,这么长时间紧繃着的惊恐担忧的心得以放下,终于感到轻松了。“
何玄通没说而感叹的是:赵公廉当真了得,论对赵佶的了解,怕是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沧赵家族能把赵佶王朝轻松自如玩于股掌之中,除了技术武力经济超时代厉害,也有赵公廉过人的政治才能。
眼下的问题是:怎么教训耿南仲老实起来,制止诽谤肆意流传。
何玄通料定以赵岳的性子决不会听之任之不理。尽管这种诽谤对沧赵家族已经无关紧要,完全可以不当回事。
赵岳果然起身望着外面日益强劲的寒风出神思索。
何玄通早琢磨过办法,可左思右想,终是想不出良策。
这种阴谋,不能以阴谋对之,搞刺杀什么的,能要了耿南仲的命却解决不了问题本质,只会引发朝廷越发猜忌与天下人的轰动,诽谤与诽议流言只会更剧烈而翻出新猜测新花样,更不利于沧赵家族撤离前的这最后一段过渡时期。
必须以阳谋对付。
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光明正大去东京城直接整治耿南仲,破解谣言,震慑朝野那些利令智昏居心叵测之辈兴风作浪
可,这又是不可能的。
沧赵家族有分量的人亲自去讨公道,必然身陷京城,正中了耿南仲的算计,陷入被动,派别人去却又不顶用
皱眉思索时,失神望着外面的赵岳突然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