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掠北10

攻约梁山 山水话蓝天 4674 字 10个月前

”还有,也要尽量少杀其它族的奴隶。“

”请相信我的话。相信你们很快就能尝到听我命令行事的好处。我也相信此战中战后会赢得你们的深切感激。“

最后,他重重道:”因为,我至少让你们减少了要杀的敌人,让你们有了更多生存下来的机会。“

这个理容易懂,账不难算。

所部辽军尽管有的仍不以为然,更多的是感觉私下擅自违抗皇帝的旨意不对,但军令下还是照做了。

反正有罪也是老大顶着。老大只要不强带大家造反不投降女真,他说什么就按他说的做呗。

这里可是凶险无比的女真野兽的地盘,由不得闹意见耍性子。必须高度团结。必须严守军令。否则别说立功发财了,全都特妈的死在这,一个也休想活着回去。

是金子总会发光。

随后的战事清晰验证了耶律大石的正确。

这队辽军没有肆意乱杀,顺手解救了悲惨的同族,也尽量放过了其它族奴隶倒霉蛋,结果极大减轻了杀人的压力,女真人没耽误杀,财没耽误发,战损了将士,兵力却未减反增,有各族奴隶纷纷追随加入进来,比他们辽军更奋勇杀女真发泄仇恨,并且也有了人手帮着搜刮和转运抢到的财富,原本的进攻障碍阻力真成了辽军力量,更有利于削弱金国实力。

加上耶律大石渐渐绽放了卓越的领导才能,指挥灵活有力,攻击速度快,攻击的女真部落多,却一次次及时避开了金军主力发狂的到处侦察截击,结果,在所有辽军游击队中,这只队伍最终成了战损最少,收获最巨,还有数万各族奴隶信众热烈拥戴的幸运者。相比其他队伍的损失之惨,耶律大石在辽国的英明睿智骁勇善战名声也暴涨

在这场大屠杀攻击中还有一位脱颖而出,却不是契丹人将领,而是位汉人,他就是历史上投宋又叛投金军的郭药师。

郭药师是在辽东渤海人造反后,燕王耶律淳挑燕云地区被海盗抢和接走汉人后残存的汉人组成怨军时成为辽将的。

这只不肯投靠海盗宁愿为低贱仆从军为契丹人打仗的队伍,可想而知主体都是什么人。

这只拼凑的汉人队伍果然忠勇于辽国,在此后打击渤海国和对抗金军的战斗中显示了比绝大多数辽军不怕死的特点,也显示了比绝大多数辽军强大的战斗力,焕发了异样的光彩,入了辽国统治者的眼,成了哪最危险就顶在哪的最佳炮灰。

奋勇效劳却换来这个待遇,让这只怨军产生不满。

自然而然有将领因怨恨而渐渐产生叛逆心,这时候又想起投海盗另找主子效劳了。

可,这一次,海盗没象以前那样有神奇预知能力一般及时来接应接收走他们这些想叛逃者。

怨军人多嘴杂,人心各异,有告发者,叛迹很快暴露。

辽军突袭包围了这几部分顶在各处凶险当炮灰的怨军,所部汉将张令徽、刘舜仁、董小丑等全部被杀。

叛逃轻易平息了,剩下的怨军将士仍然愿意效劳辽国,但怨军的强悍战力与不可靠让辽统治者开始很不放心。

时,辽皇族重臣大将耶律余睹象在历史一样向北院大王萧干建议,怨军留着必是大祸害,干脆杀光整个怨军。

萧干也这么认为,而且身为领兵强人更心黑手辣,但到底没杀。

因为当时辽军表现实在不堪,越聚重兵想打大胜仗却越是败得惨,庞大的辽国居然被小小女真打得几无招架之力且束手无策。在这种本族兵力无法依赖的危急糟糕情况下,怨军的作用堪称不可或缺,是当时最得力的敢死队和救火队员。

于是怨军得到辽统治者表扬的忽悠,得到重视,待遇稍好了点,所部将领得到升官和奖赏,军名也改为美名常胜军。

因郭药师年少壮,貌颇伟岸,而沈毅果敢,以威武御众,人多附之,又忠心可鉴,战功不凡,故升郭药师为都管,押常胜军,后又封为涿州留守,张觉、甄五臣、赵鹤寿等汉将为部将。监军萧余庆。

于是就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一样:由是感激,所部汉将愿把生命的全部都虔诚奉献给伟大的辽皇。

更加忠勇地为辽统治者卖命。

但等到此次冒凶险而必不可少的和辽军一样成为杀入金国的力量时,这只单列的军队已经死得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了。

宋国衰弱再无力威胁辽国,这让辽国上下一片欢腾。

辽皇和猪头贵族们一下子有了精气神,又神气活现的,又开始安心尽情腐化。

知道辽国终于能腾出手来全力攻击金国,也第一次有了带兵权,耶律大石原本也倍感振奋。

觉得天一下子亮了,压在契丹人和大辽头上撕不开的满天乌云这下终于要消散了。

但在得知众贵族对所部参战将士下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命令,更亲耳听到皇帝也下了这个荒唐命令后,他的振奋激昂情绪一下子就灭火了,焦急下想极力劝说一概屠杀不对,可没人会在意他个着急去金国送死的皇族小年轻的见解。

耶律大石不懂那句后世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名言:细节决定成败。

大略方针目标定好了,方向对了,这只是打下了成功的基础,到底能不能成事,还得看执行中的细节。各细节整治不好,最完美再有前景的战略构想也全白搭,甚至只是启发了别人最终为别人做了嫁衣。

但耶律大石天生的政治本能和敏锐的政治嗅觉直观感觉一概乱杀藏着极大凶险,恐怕会毁了此次倾力一战的成果。

可惜他说不算。

欲强行多说几句,换来的只是一片“妇人之仁;不敢大杀,怕这担心那,你也算我大契丹无畏的好男儿?你这嘴上无毛的小子懂什么国家方针大计”等等嘲讽。

耶律大石愁肠百段,却仍只能憋着,在酒馆喝多了,一时控制不住内心的郁闷失落无奈和焦躁,狠狠掷杯于地,起身愤恨道:‘杀,杀,杀,就知道一味呈淫威耍狠的硬来。堂堂大国行事怎么如此不分善恶不分敌我不顾体统?“

”这么乱杀,我大辽的大国威信还能有得剩?“

”为国行事如恶魔,以后谁还敢再对我大辽抱有希望和好感?难道大辽想成为天下的共敌吗?大辽还是过去的强盛无敌的大辽吗?对付个小小女真都不行,对上全天下的反抗者,辽国凭什么敢自信能不惧?“

他的怒吼震惊了酒馆中不少人。

有人觉得有理,但更多的辽国人不以为然。

宋国不行了,以后怕是周边强国想怎么欺负就能怎么欺负的弱小可怜虫。剩下的唯一大国辽国还有什么可顾忌的?

这心态就和另一世界中的凶强北极熊国突然崩溃解体了,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自由女神国的心态是一样的。

契丹雄强了上百年,已经形成的骨子里的骄傲自信很难在金国打击的三两年内就彻底消散掉,一有机会就会反弹。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可惜他们只是无知的蛮子,极少有人能意识到这其中的厉害。

话说秦桧还有两个好朋友呢。何况是天生有身份有地位又精明过人的耶律大石。

有同在酒馆喝酒陪着耶律大石的好友,包括三两个和耶律大石交好平时跟着耶律大石混的皇族子弟闻言都大惊失色。

这是诽谤朝廷质疑和讥笑皇帝的大罪啊,这里是酒馆,不是你自己的家,你可真敢说,不要命了?

半醉的耶律大石被友人捂嘴架住一提醒厉害也不禁惊出一身冷汗,酒意顿时醒了不少,赶紧继续装醉着胡言乱语却再不敢诽议任何朝廷事发泄郁闷,并且被仆从和一两个关系铁的此时还敢当众仗义相助的友人搀扶着赶紧离开了酒馆。

他装醉回到家却是越想皇帝的荒唐残暴越是害怕,生怕被捉拿下狱甚至直接砍了,心中惊惧不安,很后悔酒后失态,好好吸取了教训,并且准备好了随时弃家逃走,一夜未敢睡,但最终却什么事也没有,辽皇连呵斥教训他都没有。他仍然如常的顺利带领着一个千人队出征了,而且也没人从中耍手段报复他而在这支千人队作文章让他带的净是不堪用的人手。

居然连间接把他害死在凶险的金国征途中的手段都没使?

耶律大石行进在北上的路上环顾浩浩荡荡兴奋又紧张的辽军,又看看自己的队伍,松口气的同时却又更惊疑不定。

这完全不是骄横的辽皇和众猪头权贵们的风格呀。他们为什么这次这么大度宽容了?

思来想去。

难道是看在我奋勇当先为国效力第一个请战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