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舞着各式武器的“爬山虎”,嚎叫着撞入敌群,他们虽然刚结束一次长距离的攀爬,但体力依旧充沛,而满是积水的地面,丝毫阻挡不了他们冲锋的步伐。
锋利的刀刃,砍向对方没有防护的大腿,尖锐的铁刺,扎向对方的腋窝,而尖嘴的破甲锄,狠狠的锄向敌人戴着兜鍪的脑袋,大雨之中,朵朵血花绽放,四处飞溅的鲜血,将地面染红。
白刃战瞬间爆发,很快就结束了。
伤亡惨重的守军掉头就跑,和后续赶来的士兵挤在一起。
追上来的“爬山虎”们,投掷出一枚枚火油弹,将拥挤的人群点燃,随后割下一颗颗人头。
他们拎着血淋淋的人头,分成小队突击,冲向惊慌失措的高句丽士兵,先将人头扔进人群,然后直接撞了上去,宛若浑身鲜血的饿狼,冲入混乱的羊群。
喧嚣声起,让卑沙城渐渐沸腾。
越来越多的守军赶来,却被越来越多的火油弹点燃,遇水不灭的火油燃烧着,顺着水流四处流淌,倾盆暴雨之中,照亮无数慌乱的身影。
此次偷袭卑沙城的“爬山虎”,兵力超过两千,人人都是精锐,擅长白刃战,而烧杀抢掠,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偷袭想要成功,秘诀就是不断进攻,绝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要在对方反应过来前,杀掉一切胆敢反抗的人。
跪地投降的俘虏,被他们抓来当做盾牌,押在前方逼近不知所措的守军,待得距离接近,将人质向前一推,趁着对方大乱,冲上去展开白刃战。
战场上只有两种人,死人和活人,对于成日里刀头舔血的“爬山虎”们来说,只要能获胜,用什么手段无所谓。
作为最凶残的猎犬,市舶司给予“爬山虎”的奖励,是卑沙城里的所有人,无论是军是民,无论男女老少,任由处置。
老人杀掉,青壮卖掉,女人用来享受、繁衍后代,幼童抓回去做牛做马,扫荡无数蛮夷村寨的“爬山虎”,就是用这样简单直白的规则,激励着士兵奋勇杀敌。
腥风血雨之中,地面的积水渐渐变红,卑沙城的防御彻底瓦解,随之而来的是哭喊声、惨叫声,回荡在山间,和淅沥沥的雨声一起,汇聚成奇妙的声乐。
暴雨倾盆,狂风大作,海面上巨浪滔天,拍到岸边礁石化作无数浪花,陆地上树木折倒,密雨成线,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大黑山上,一座庞大的石城在狂风暴雨之中巍然不动,由一颗颗质地坚硬的石块砌成的石墙,承受着雨水不断冲击,如同过往百余年那样,坚强的耸立着。
卑沙城位于大黑山上,四面俱为陡坡,易守难攻,坚固的石墙,庇护着城中万余军民,而充足的粮草储备,足以让卑沙城独力支撑许久。
撑到援军抵达。
高句丽经营辽东,在辽东半岛上的重要据点就是卑沙城,自建城以来,卑沙城的规模不断扩大,百余年间,从未被人攻破,而如今强敌渡海而来,卑沙城军民早已做好了准备。
暴风雨来临之前,来犯的周军已经攻占马石津,待得暴风雨过后,对方必然集结重兵攻打位于大黑山上的卑沙城,这是瞎子都能看出来的事实,所以卑沙城已经准备就绪。
年初,高句丽王亲自率军攻打周国营州柳城,未能得手,周国随后必然兴兵报复,高句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布置,辽东诸城严阵以待。
而因为周国水师十分活跃,与其国境隔海相望的辽东半岛必然首当其冲,而卑沙城,肯定是周国必定攻打的目标。
作为高句丽半岛防线最南端的要地,卑沙城不容有失,得知马石津陷落,已经有数支援军自安市城、辽东城出发南下,不日便可抵达卑沙。
届时他们和卑沙守军互为犄角,要把渡海来犯的周军挡在海边。
即将到来的战事,得等暴风雨过后才会爆发,对于卑沙城守军来说,一切都要等这场暴风雨结束再说。
正常来说,周军如果要来攻打卑沙城,届时必然乘船到大黑山南面海湾登陆,而现在海上巨浪滔天,不可能行船。
如今虽然只是下午,但天上乌云密布,四处一片昏暗,加上大雨瓢泼,卑沙城头哨兵纷纷躲到房内避雨,透过小窗看向城外,除了摇曳的树影,什么也没看到。
什么也看不清,什么也听不清,在这种鬼天气里,光是站在城头都站不稳,遑论做其他事情,哨兵们安心的烤着火,等待黑夜的到来。
如果夜里雨停了,也许会有敌军精锐偷城,所以大家要趁现在养足精神,到晚上才好放哨警戒。
西端城墙上,有些许不一样的声音响起,引起了附近正在躲雨哨兵的注意,他们披上蓑衣,带着斗笠,冒着大雨走上城头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