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他山之石(续)

逆水行周 米糕羊 2441 字 10个月前

对此,朝堂诸公意见出奇的一致:

杨总管是最适合的人选,还是不要更换了,岭表百废待兴,正需要杨总管这种能臣主持大局,要是换了别人去,坏了岭表好不容易打开的大好局面,那可不妙。

一众官员都识相的沉默,生怕让丞相“灵光一闪”,派自己去岭表接替杨济主持大局,而宇文恺看着浈阳峡栈道沙盘,有些激动。

他天生对大型工程感兴趣,浈阳峡栈道的规模虽然不能说天下第一,但难度不小,光是修建坚固耐用并且能够确保单向通行马车的栈道,其建筑施工难度就不小。

而宇文恺由此联想到蜀道,如果能按照浈阳峡栈道的建筑经验,来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蜀道拓宽,那么蜀地输入关中的粮食,数量增加的同时,成本也会下降。

长期来看,这对于缓解关中粮食紧张的局面是很有帮助的。

而更让宇文恺关注的是另一项大型工程,那就是翻越大别山的光黄铁路,这是前所未有的交通工程,宇文恺却无法参与其中,因为他还没有掌握“西阳工程术”。

现在,看着沙盘旁边堆积如山的“工程资料”,宇文恺只觉斗志满满。

不知过了多久,浈阳峡栈道沙盘撤下,被推进来的却是一座岛屿的沙盘,又有几座建筑的木制模型,放在旁边。

宇文恺仔细一看,原来这是市舶司所献沙盘和模型,这座岛屿,就是东海之上的耽罗岛,而模型,则是市舶司为耽罗国修建的新王宫,以及在岛上“租界”的建筑模型。

新王宫为中原样式,不过虽然名为王宫,其规模实际上和中原普通州署的规模差不多。

市舶司之所以做了这些沙盘和建筑模型,是为了向丞相汇报市舶司在耽罗岛的“业绩”,单纯的文字不如沙盘和模型来得直观。

宇文恺看着这所谓的“耽罗王宫”,不由得面露鄙夷之色:什么耽罗国,其实力连中原的坞堡豪强都不如,不过是海外岛夷,区区蕞尔小邦!

咯吱咯吱的声音中,三门峡地区的沙盘被吏员用小车推走,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大型沙盘,此沙盘所模拟的情景,是岭表浈阳峡栈道的全景。

浈阳峡栈道,历时三年有余,终于在今年春天完工,广州总管杨济随后遣使入长安,以“西阳沙盘术”制作沙盘,将浈阳峡栈道的全景,向朝堂诸公展示。

当然,这沙盘是使者抵达长安后,按照带来的草图和大量资料所制造的,虽然只是一个“全景微缩沙盘”,但众人看了之后,无一不为这一宏伟的工程惊叹不已。

而让他们更加惊叹的是,浈阳峡栈道是广州总管府自筹自建,而且是在朝廷平定岭表不久、次年又爆发战乱的情况下,由广州总管府独力完成的一项重大工程。

广州总管杨济的出色能力,由此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对方在筹建浈阳峡栈道时采取的“开中法”,也让包括丞相、杞王宇文明在内的人们十分感兴趣。

所谓“开中法”,简单来说,就是许以盐利,让商人们运送官府指定的物资抵达指定地点,然后凭着当地官府发放的盐票、盐引,去盐场支盐。

广州总管府下辖有海边盐场,采用“晒盐法”,使得海盐产量暴增,而巨大的盐利,使得广州总管府的“开中”吸引力极强。

许多商贾筹措物资,运抵浈阳峡口建筑工地交接,然后换得盐票、盐引,南下番禹去支盐,顺便在番禹购入大量到岸的海外香药,以及岭表出产的白砂糖。

他们原路返回之后,即使在洪州、潭州将海盐等货物出售,其获利依旧可以用“暴利”来形容。

正是因为如此,广州总管府凭借“开中法”,独力完成了浈阳峡栈道的修建工程,根据总管杨济所述,此栈道一成,从南往北的货物运输能力,翻了几倍。

与此同时,扩建了的大庾岭道,也让往来岭南的商队数量大增。

那就意味着,今年会有更多的岭表特产及海外香药运抵中原,而市舶司广州市舶署的设立,也为朝廷带来了巨额税收(实物税)。

与此同时,洪州总管府今年的税收,增长幅度不会低于三成。

好消息不止这些,因为市舶司牵头组织的“北冰南售”项目顺利进行,使得交州和中原的联系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