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柳八苟在朝廷高层里,向来都是地位超然,虽然没有任何名义,但他某种程度上,就是首辅。
每一次的御书房值班大臣会议,人家都是坐在主位上的!
因为柳八苟地位超然,所以他平日里也不搞什么拉帮结派,不会和钱祧里,宋阮高那样天天玩政斗,他更多时候,都是客观而中立的,忠实的维护着皇权。
是的,柳八苟最近这年,其实就只干了一件事:维护皇权,维护圣天子的权威!
其他事他没干过,也不会干,你总不能指望一个道士真的去处理军国大事,说实话,他没那本事。
这种情况,严格上来说,在黄竹山时代就已经是这样了,当年,其他人都把李轩这个皇帝当做一个笑料,哪怕是李轩自己都是这么想的。
但是柳八苟却是时刻都在维护着李轩的皇帝威严!
他一手把圣天子李轩扶上了皇帝宝座,然后多年来时刻都是在维护着皇权!
说真话,没人知道柳八苟当年以及现在是怎么想的,在早年的时候,他干嘛要扶持先帝以及今上先后登基为帝?
而中期的时候,以当时大唐帝国的情况,其实柳八苟都可以直接架空李轩,然后掌控整个帝国,但是柳八苟没有这么干,也不允许别人这么干。
到了后来,大唐成为了真正的帝国,柳八苟成为了事实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却是没有半点权臣的味道。
早年的从龙之前,现在飞黄腾达之后,很多人已经是开始飘起来了,享受生活的多,争权夺利的更多。
但是柳八苟呢,生活依旧保持朴素,住的是李轩赐下的府邸,一大家子吃喝什么都是用他自己的俸禄,而且还用不完,这些信息,可是翰统调查的,可信度非常高。
柳八苟身为大唐事实上的内阁首辅,从来都不会违背来自圣天子的命令,圣天子怎么说,他就怎么干。
而且这样还不算!
自己这么做的同时,而且还逼着别人也这么做。
这样的人,如果客观的评价,那真是为了李家皇朝呕心沥血,献上了一辈子的忠诚。
这也是李轩一直让柳八苟稳坐御书房的原因!
虽然他的能力跟不上时代了,但是柳八苟的价值并不体现在能力这一点上,他的价值体现在维护皇权上!
从来都是如此!
江北道就算是经济发展困难,不过也只是相对而言,比较的对象是江南道,如果是把江北道和其他省份对比,那么优势就大多了,比如临近的山东啊,河南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比江北道更加困难。
人家江北道好歹还有一个运河,而且还能发展工商业,但是其他省份想要发展工业可就太难了。
目前来说,整个帝国的十六省四道,以工商业为经济支柱的,其实也就只有两个而已,江南道算一个,广东那边勉强算半个,有着当涂工业区的皖南道也算半个,其他的省道,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经济支柱。
那些农业省份,都是需要中央财政给予扶持的,要不然的话,单单靠他们自己发展,可就太难了。
这种大环境之下,内阁乃至圣天子李轩的想法就是,江南道要自食其力的同时,还需要支援兄弟省道的发展,尤其是松江府更是如此。
你不自食其力,不支援省道不说,还想要中央给你支持,有多远滚多远!
所以,那些提出各种激进改革、发展政策的候选人都是被李轩亲自否决了,向翰义这个主张稳定逐步发展的人成为了松江府新任知府。
成为了松江府新任知府,他也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这个松江府知府的政治含金量,可是比他之前担任过的肇庆知府,乃至江西按察使,商部企业司司长都要大。
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以商部企业司司长的履历,调任松江府知府了。
两者品级相当,但是传统来说,从京畿平级调任地方,那都是贬值,然而在江南道、松江府这些地方却是不一样。
这种情况和陈立夫的调任差不多,他之前也是正四品的副司长,平调松江府担任正四品的同知。
松江府知府,这个位置全天下,内阁大佬,甚至圣天子都亲自关注着呢,干得好了,升官发财不在话下,干的坏了,下场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
如今的他,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往松江府就任了,船只已经预定好,明天一早就乘坐邮递司的交通船只东下,不用多久就能够抵达上海。
和他一起出发的,还有上海特设县的新任县令贾文柏,这个人同样也不简单,能够通过一层层的阻碍成为上海特设县的县令,自然也是有着他的过人之处,别的不说,只说一点就足够了,此人去年还在翰林院工商科任职副科长!
这年头,翰林院出身的官员,那基本上都是代表着背景人脉、能力才华兼备都是人,要不然根本进不了翰林院。
向翰义到了上海之后,所需要面对的主要下属,其实就是这个贾文柏以及陈立夫,而这两个人,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想到以后如此处理松江府内部的这种上下属关系,向翰义都是觉得有些头痛。
贾文柏不说了,这个人有背景有人脉,还有能力,不好对付,但是向翰义却是觉得,这个人还是属于可以掌控的住。
但是陈立夫就不好说了!
陈立夫的大名,哪怕是向翰义这种长期不在京畿,也和税部,财政部没啥关系的官员,那都是听过很多不便的,没办法,人家陈立夫可是大唐朝报的常客,最频繁的时候,人家的名字能够连续出现在大唐朝报上。
尤其是他担任巡查处处长期间,经常搞出大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