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丧心病狂。
但赵愭还是坚持一点:一旦出现这样情况,生下来的幼子幼女,皆不复前人姓氏,就地取姓,于是乎什么村田、村下、渡边、山田之类的姓层出不穷。
到得最后,取名都嫌麻烦,索性用数字代替,于是便有了什么村田三十七,渡边五十六之类的诡异姓名。
然而大家已经司空见惯。
尤其是在数十年后,赵愭一次酒醉,将他那个十岁的女儿也蹂躏了之后,这片土地的伦理彻底没了——好在赵愭还知道羞耻。
醒来之后,先杀了知情者,又将女儿封为樱花公主,嫁了出去。
嗯,找了个老实人接盘。
但赵愭比较安心的是,尽管这个弹丸王国的伦理败坏,但有一点他一直没有松懈:就是加强对子民愚忠思想的洗脑。
无论任何情况下,赵愭这位君王,都是子民最崇高的存在。
为此,甚至发明了一种自裁方式。
切腹!
以此来彰显这片弹丸之地的效忠精神,最后流传开来,成为了一种游侠精神,又来又觉得不好听,索性改称为武士道精神。
在到了小岛一年之后,赵愭和臣子们终于想到了国号。
原因倒也是简单。
那一日赵愭起得较早,看着东方升起来的朝阳,没有由的说了句东海无尽头,此地便是日出之本,于是灵犀突来,便有了国号。
有了国号,自然有国都。
北蛮有上京,大凉有汴京和临安,那么赵愭的国都呢?
思前想后,最终将来原来的名字改掉。
既在东海之中,又是京都。
当名为东京。
后来,赵愭又想,自己在这个地方,奉天命为帝,但终究是要杀回大凉的。
得有个让无数子民崇拜的身份。
天子显得有些掉价——毕竟自己在大凉就是太子,若非一些事情发生,也将是大凉的天子,且这件事是赵愭挥之不去的梦魇,对天子一词颇为反感。
既然不愿意是天子,那就天帝?
然而天帝不好听。
还好,礼部有位读书人,颇有才情,说既然天帝不好听,江湖气味多过朝堂气味,那不如就以皇帝之中的皇字尊称。
皇犹在帝前。
如此,陛下您也可以压过那大凉女帝一头。
赵愭欣然应允。
于是乎,赵愭便成了这片弹丸之地的天皇。
至高无上。
然而随着世事变迁,当这片弹丸之地拥有人口数万后,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当年的姓氏,就连赵愭,也渐渐遗忘了他要杀回大凉的梦想。
他觉得已经很好了。
这一片独立的王国之中,他是唯一的至高存在,说一不二,后宫之中也充盈到了百多人,女人、钱财、权势他都有了。
哪还有曾经的梦想。
更何况他觉得梦想已经越来越远——因为伦理败坏,很多人都是乱伦之后的产物,这导致出生便有畸形者,随着时日流逝,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大多有些心理病态,在生理上,更是矮小细瘦。
这样的人组建起来的军队,能杀回大凉?
打得过大凉雄师?
赵愭自己都不相信。
索性便得过且过,赵愭便在这样的安逸之中死去。
新天皇继任,一代又一代。
最终历经战乱后变了国本。
于是乎,茫茫东海之中,有这么一个小国,肮脏而混乱的成长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直到天地大变,直到时代进步,这个小国才重新走进天下人的眼帘,却又多次被故土上的王朝士卒打得丢盔弃甲成为附属国。
又因小岛多地震。
这片小国上的子民,在数千年后,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曾经的故土。
为此不惜战争。
茫茫大海之中,有一列船队。
七八艘战船,居中大船的桅杆之上,帆布之上绘龙,描字走金线:凉。
船首之上,站着两人。
一位是身着龙袍的少年,面目冷漠,望着茫茫无边的大海,负手任由海风猎猎拂动龙袍,对身后那位矮小干瘦的人轻声道:“终究还是丧家之犬了。”
曾经是大凉天下令人闻风丧胆的铁血相公,如今却凄凉得连赵愭也难以压下的王琨,对这一句话感触无比深刻,叹气,不知道是在附和赵愭还是在说自己,“是啊,丧家之犬了。”
赵愭回身看了一眼,“追兵没了。”
王琨点头:“我们也快要山穷水尽了,若是前方还没有小岛或者陆地,只怕……”
这数艘大船的五六千人,都将死在这茫茫东海之上。
倒也不担心兵变,毕竟这五六千人中,仅有士卒四千人,却皆是忠心耿耿于小朝廷之人,剩下的两千来人,是家眷女幼。
此次流亡东海,准备仓促,所带之人极少。
赵愭笑了笑,“无妨,那个女人曾让徐振和闫擎寻过东海边缘,最后只有闫擎返回大凉,其中一些消息,我也知道,那张海绘图,我亦有拓本,最多再有半日,便会抵达一座岛。”
一座大岛。
王琨若有所思,自己终究还是小看了赵愭,连这等绝密之事他都能做到,可想他在临安也曾安排下何等的心腹。
然而有什么卵用?
到了东海之后,他安排的所有棋子都废了。
赵愭也知道这一点,不再隐瞒:“凤梧局有个女官,嗯,官职不大,是那个颖儿身边的人,豁出了性命才得到那张海绘图拓本,想来早已经被发现真相的颖儿给处置了罢。”
王琨不语。
不知道的事情如何说?
其实赵愭倒是想多了,那件事颖儿从始至终都没发现,是柳隐发现的,想着应该在凤梧局给女帝留下一个顺手的人,于是私下里处置了那名女官。
否则颖儿那可能趁着柳隐外地出仕而成为凤梧局第一人。
不出赵愭预料,半日后,当那座打倒出现在眼前,船列之上,本意筋疲力尽神情萎靡到极点,充斥着绝望的人掀起了震天般的欢呼。
登岛。
偌大的岛空无一人。
然而对于五六千人的庞大团对来说,有人没人都不重要,有淡水,有林木,有走兽,有田地,那就预示着一切都会有。
尽管此距离大凉不算太远,将来依然有可能面对大凉水师的讨伐。
但那是将来的事。
现在人困马倦,谁还愿意继续去茫茫看不到边际的大海上寻找希望,不如就在此落地生根,也算有个安身之所。
于是,这五六千人便这么在小岛上住了下来。
刚到不过半月,王琨一病不起,最终没能活下来,死在了小岛之上,孤苦伶仃一座坟——死之前,王琨自知大限将至,没有在简陋床榻上等死。
他独自一个人来到了面朝大凉的一块礁石上,就这么望着海天尽头,一语不发。
哪怕是赵愭来了,他也不发一言。
赵愭最终也没说太多,只说了一句:王公且安心罢,终有一日,我将率领将士重返天下,我若不能,我之子孙,世世代代无穷尽也。
王琨回首看了他一眼,叹气。
最终还是死在了你手上——其实他能理解,赵愭不下手,自己也要下手杀了赵愭,毕竟这弹丸之地,没有丝毫野望之地,真心容不下赵愭和王琨两条想飞之龙。
王琨死了。
就望着海天尽头,那看不见大凉土地的礁石上,默然去世。
死后,尸骨被海水卷走。
于是赵愭下令,象征性的令人在海岸之畔立下了一座衣冠冢。
自此,这座小岛上赵愭一人为王。
五六七人,有男有女,自给自足,倒是很快建立了一个小国度,一应律法、制度照搬自开封,连带着朝堂制度也搬了过来。
赵愭开始广立后宫——说是广立,其实也很寒碜。
本来这五千人中女眷就少,适龄女子更不多,好在赵愭不挑口,十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倒也让他挑出了十来位顺眼之人,充斥后宫。
自然无人有异议。
后宫有了,接下来自然是国号等诸多问题,当然不能继续沿用大凉的国号。
这个问题一直很困扰赵愭。
以后这弹丸之地如何自称?
和“群臣”商讨数月,也没个令人满意的说辞。
一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