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天下之大,则胸怀为宽,则眼界为广。
相应的,应有壮志!
李汝鱼轻笑了一声,“这山河再锦绣,终究是大凉的,这土地之上有再多的悲欢离合,然而最终也是天下盛世。”
段道星呵呵冷笑了一声,叹道:“然我大理,虽居彩云之南,素有人间天堂之称,苍山洱海之风光,天下无双,然而又有谁知晓,彩云之南,风光之处有,却更多毒雾瘴气,更有蛇蝎毒物横行,民虽有地,仅能暖饱而不富裕。”
李汝鱼挥手,示意想说话的王竹书噤声,笑道:“敢问段王爷,可知大楚之前的天下如何?”
段道星沉默了一阵:“荒蛮。”
李汝鱼颔首,“确实如此,哪怕就是大楚王朝一统了天下,甚至于到大燕王朝最为辉煌的时期,看似辉煌盛世,然而世间依然有里面食不果腹衣不裹躯,这才有了大楚某位君王何不食肉糜的说法,为何到了如今大凉朝后,天下万民皆已温饱?”
段道星依然没有回首:“为何?”
“君耳!”
李汝鱼斩钉截铁的继续说道:“世人千万,岁岁而增,但天地广袤一成不变,百万名需养朝堂、雄师,粮草终有尽时,何解?”
“唯有民心安定,勠力同心,朝堂为首,梦想为马,挥汗为金,血泪为肥,如此,则丰年粮盛,则牲畜繁衍。”
“此者,人心所望,且非人心可行,需有君王之令,朝堂之政,众臣之策,州官之行,百姓之力。众因合一,可克天寒地恶,水乏土瘠!”
“则为盛世!”
“则可长治久安。”
段道星猛然回身,盯着李汝鱼,目光之中闪耀着精光,“好一个盛世之因!”
李汝鱼笑了,“在下一家之言。”
想了想,补充了一句,“盛世,从来不是用战争打出来的。”
哪知这句话让段道星挑了挑眉,“若我没有看错,贵国女帝陛下,为了延续盛世,为了大凉更为安定的未来,一力主导了这几年的蜀中、开封之乱,岂非和这位大人的言辞自相矛盾?”
李汝鱼心里咯噔一跳。
砸自己脚了。
却并没有语结,“诚如王爷所言,女帝主导这两战,终究是为了延续盛世,在当下的盛世之上,更上次层楼,打造出古往今来未有之大同盛世,这早就超越了贵国大理为饱暖而战的层次。”
段道星唔了一声,“有理。”
这才拱手,“大理段道星。”
李汝鱼和王竹书、秀气青年三人只好再次行礼。
段道星放下手,按住腰间长剑剑柄,盯着李汝鱼,“听说过你,从临安夕照山一剑风情若仙杀赵骊,到开封力战岳单,后来更有澜山之巅如谪仙,圣人庙前斩半佛半魔,落凤山一剑千里至东海,前些日子更是在蜀中锦官城借圣人春风上青天,力斩剑道入圣的青衣唐诗。”
“英雄正少年呐。”
李汝鱼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被人如此夸奖。
段道星腰间长剑颤抖,剑吟阵阵,一身剑意冲天而起,“倒也是缘,段某这一生痴迷于剑,甚至于超越了王权,见到你这样的剑道天骄,颇是雀跃。”
李汝鱼脸一苦,“不若先谈正事,待事情妥当,自当有出剑之缘。”
谈好了,可以友好切磋。
谈不好,那就真的只有打一场。
段道星哦了一声,忽然问道:“我说我是大理段道星,你们就相信了?”
王竹书闻言心中一惊。
对啊,万一是假冒的呢。
李汝鱼却笑了,“我说我是大凉李汝鱼,王爷就相信了?”
如果大凉谍报信息没错,大理段道星真是大理剑道第一人的话,那么眼前这位读书佩剑人,绝对是段道星——剑道万象境,大理可不多。
段道星哈哈大笑,忽然觉得有些喜欢眼前这少年,眼眉一挑,“若是我那九王妹在此,估计乎很喜欢你这样的聪明青年。”
李汝鱼心中又一跳,这尼玛莫非是想要……
联姻?!
旋即猛然醒悟,若是段道星生出了争夺大理王权之心,还真有这种可能——毕竟以他在大理国内的实力,要和段道隆斗,没有大凉的支持万万不可能。
段道星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李汝鱼,目光越过三人,落向彩云之南的方向,沉吟半晌,顺口而出:“大理雄师已十万,可出关山望星原,青血长空旌旗散,古来征战几人还。”
一声长叹。
段道星看向三人,“你们谁能为女帝做主。”
李汝鱼和王竹书几乎是同时指着对方。
“他!”
斗篷山脚下密林中。
群马啾啾,低头吃着草料,不时打一个响鼻。
徐骁按刀站在一颗树下。
身后九十名穿云军老卒皆是身负箭袋背穿长弓,一手按刀,所配枪矛长戟尽数插地,无一人做声,安静等待着动静。
尚有十人,两人一组潜伏在外围。
谨防蚁象门的谍子眼线。
望着云雾倏然涤荡一空的斗篷山以及偌大的云雾山脉,听着天穹之上的惊雷,以及那隐隐而发的大道和音,徐骁感触良多。
都说世之将乱妖孽横生。
大凉这天下乱吗?
也乱。
然而一切皆在临安掌控之中,接下来便是秋风扫落叶之势稳定四海。
依然妖孽无数。
作为军伍中人,徐骁有时候颇多无力感,也不知道最后,是否真的能出现那种妖孽——一剑破万甲之人。
这种人,会拘束于人间道德和家国律法?
若得那一日,军伍还有何存在意义?
天下,终将改头换面。
恐怕,这才是女帝定规矩的真正用意,不至于让这片天下走向到未知的世界。
徐骁叹了口气。
说到底,还是江湖的水深了。
于是紧紧拽住腰间佩刀。
这一次马踏江湖,我徐骁必定要抽干这江湖之水,打断这江湖的脊梁,哪怕背负万世骂名,日夜被江湖人所觊觎头颅也在所不惜。
所为非一人之利。
只为保住这片天下属于军伍,属于沙场的精彩和热血。
更为了孱弱世人的权利。
人间,应有法度。
徐骁想到此处,一脸绝然,无论李汝鱼做不做,自己都要尽力,踏平这江湖,绝不让江湖出现一剑破万甲的妖孽。
只是转念一想,貌似最有可能之人,就是李汝鱼。
徐骁那个愁啊……
李汝鱼、王竹书和秀气青年三人一路畅行无阻。
蚁象门的人仿佛人间蒸发,没人出现阻拦,也没人出现迎客,任由三人一路攀爬向斗篷山的山巅,如入无人之境。
李汝鱼和王竹书简单交流了几句。
都认为此是好讯。
显然蚁象门中,有人想和自己等人谈谈,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在山巅出剑迎客之人,观其剑道高低,大概率就是大理剑道第一人。
王爷段道星。
路过一出深林,终于见着了人。
大树参天之前,有片平缓之地,修筑了十余间木质廊房,周围晾晒了不少衣物,此刻廊房前,稀稀拉拉的或站货坐着十余人。
人人佩刀捉剑,目露凶光的看着三人。
这应该便是蚁象门的部分人。
李汝鱼三人浑然不惧,大大方方的打量了一番后,心中略略有底,这十余人中,大概只有一名高手,约莫是凭虚境界。
其余人大多化虹境。
继续前行。
又遇和先前一般设置的廊房,亦是十余人。
亦有一位高手坐镇。
不过观其气势,应该不低于扶摇境界。
倒是有些悚然惊心了,蚁象门盘踞在云雾山,只怕这样的廊房不止这两处,得有十数处,这就意味着蚁象门至少又数位扶摇境界的高手。
这实力已经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