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的行车记录信息在赛会的官方网站公布出来之后,立刻就吸引了众多的车迷进行考证。
车迷能否认证通过,也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毕竟这项赛事要想吸引更多的车迷,那就不能让冠军的归属存在疑问。
赛会组委会会在全球众多的车迷中挑选出来五千名资深车迷,然后这些车迷会在记录公布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对冠军车手的行车记录进行考证,并且会在网站上投票,来确认这份行车信息是否符合赛会的规定。
只要这五千名车迷投的赞同票超过三千票,再加上组委会的认证通过,那么冠军的最终归属才会正式确定。
这种由组委会和资深车迷共同投票认证的办法,是相当公平的。毕竟这五千名车迷是来自世界各地,基本上不可能和车手发生什么交集。再加上组委会专家的认证,通常冠军车手的gps行车信息都会被通过的。
即便就是组委会和车迷之间发成了认证冲突,不要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判定手段,那就是车手的行车记录仪。
相比于gps行车信息,行车记录仪上记录下来的东西才是更直观、更准确的,尤其是配合着gps行车信息,足以直接判定出这名车手的行车是否符合赛会规则。
只是行车记录仪的考证需要很长的时间,即便是跳着进行考证,也需要最少五六天的时间。因此行车记录仪的考证方式一般是不会使用的,只有出现了冲突之后,才会动用这种最终的大杀器。
宗师的行车信息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再加上组委会会同样将宗师的行车记录仪记载的影像资料信息一块上传到网络上,那些资深车迷在进行鉴定的时候,可以在每个大赛段中随机选择三段一共不超过两分钟的行车记录仪影像资料,结合着gps行车信息,足以让这些车迷判断出宗师的行车是否符合赛会规定。
这种方法很科学。比如说某个车迷要想进鉴定宗师在第二赛段的行车是否符合规定,那么他会首先会随机选择宗师在第二赛段行车时走过的三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