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比,不能比啊。

她这个在现代就是学渣,在古代也就是凭借做饭和刺绣,以及这会勾人的脸,才混的如此好了。

徐三姑娘十分健谈,秋锦和杨锦年听她说了许多话。

她似乎是有意想要与他们多说,秋锦也不知徐三姑娘是什么意思?

是因为她母亲帮了她的忙,她瞧她顺眼,才来交谈。

还是因为……

秋锦转眸看了下径自往前走的大哥。

“大哥,你觉着徐三姑娘可好?”

杨锦年诧异的看了小妹一眼,瞧她古灵精怪的样子,杨锦年忙道:“你啊趁早打消了你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徐老先生格外看重这个孙女,当成孙子一般培养,若是徐三姑娘是男儿身,这举人头筹就不是我的了。”

“我自知配不上,便不会多想,你也不许乱点鸳鸯谱。”

他就是瞧的上又如何?

他这般家世岂能配的上徐三姑娘。

再说了,徐三姑娘学识不俗,徐老先生书房有很多画作以及诗词歌赋都是徐三姑娘所做。

徐三姑娘在徐老先生眼里,就像是珍宝一般,他要为孙女寻个顶顶好的如意郎君。

杨锦年自知,他根本就不是最好的那个。

他能这次考举拔得头筹,不是自己天资聪颖,而是他勤能补拙,他学的多,记得多,别人学习的时候他在学习,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依旧在学习。

秋锦抿嘴轻笑说道:“哥哥都不试试,怎么就知道不可行啊。我倒是蛮喜欢徐三姑娘的,人好,心善,善谈,性情温和,知书达理,问题是,人家的确是个高素质人才啊。”

娶贤妻旺三代。

秋锦觉着,若是哥哥能娶到徐三姑娘,将来杨家这一门的子嗣,就没问题的。

只是,徐家姑娘能看的上哥哥吗?

算了,兴许是她胡思乱想想多了,人家只是礼貌性的问声好,只是正好哥哥的指导老师是徐三姑娘的爷爷,便多说了几句。

她哪能真的以为人家就是看上了自己大哥啊。

秋锦到底是没买织锦坊的绣品,价格太贵,还有便是,她能绣的,没必要花钱再去买。

衣裳什么的,陆屿廷早就让阿喜姑姑跟着嫁衣一起,准备了十八件。

秋锦还好奇呢,做个衣裳而已,为何准备那么多。

春秋装六件,冬装和夏装,各六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