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年哪里不懂妹妹的意思,含泪吃了半碗面。
吃过面,秋锦又买了一些吃食让大哥带上,约定好时间,明日这个时辰再来。
提着小妹买的东西,出城往郊外借宿的人家走去,一路上他想着妹妹的话,妹妹劝他继续读书,努力两年,等到第三年便参加科举。
至于花销,她来承担。
杨锦年微微摇头,小妹还是太天真,不知道读书花销多少。
科举也没那么简单。
不花钱上下打通关系,单靠自己本事,那得多幸运。
想当年他爹如此自信自己能考上,最后发榜却没瞧见自己的名字,他也为此一蹶不振多年。
还是小妹的出生才让父亲重拾考试,但屡次不中……
他自己也没了信心再考。
便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三个儿子身上。
奈何读书最好的老二却因为家穷没钱,放弃了读书前去参军,去军营当一个马倌儿……
三弟读书还可,就是性子沉闷,比他还闷不作声。
也不知道能否考中。
读书参加科举对于他们这样的穷酸人才,实在是支撑不起。
他原本想着当官发财为妹妹赎身,可来到京都城侯府,突然得知妹妹成了侯爷的通房丫鬟……
通房丫鬟说白了,就是暖床用的,连个妾侍都不如,想着妹妹这般遭遇,他哪里还有心思科举,只想赶紧挣钱,让妹妹好从侯府赎身出来。
不管妹妹怎么样,他们兄弟三个都会养妹妹一辈子。
杨锦年深知,做了主子通房的丫鬟,就是赎身出去,也嫁不得好人家。
与其让妹妹在别人家受委屈,倒不如不嫁人在娘家当姑奶奶。
短短一个时辰的路,杨锦年想了很多。
秋锦根本就没想到,她那名义上大哥,会那么的心思细腻,想的甚多。
这厢回到侯府的秋锦,并没先回自己的住处。
平时她都是跟侯爷住在一起,但也有自己的住处。
毕竟身子不舒服的那几日,女子是不能靠近男人,顾名思义,血腥之气会带来霉运。
秋锦先去侯爷跟前伺候。
侯爷已经吃了午饭,正在交代杜照安排启程回军营的事情。
眼神余光瞧见门口处站着的秋锦,陆屿廷便道:“先安排马车,这两日准备好,即刻启程回军营……。”
陆屿廷说完见杜照还不走,他抬眸瞧了过去。
“你还有事儿?”
“侯爷,七公主那边,您就这样直接拒绝了,老夫人还不知道,若是老夫人知道了你为了逃婚而提前回军营,肯定会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