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迎春忙道:“不,我想去桐城。”她浑浑噩噩了一世,也唯有这个决定,当真由她自己做出,发自本心,若是这次再动摇了,那她这一辈子,约莫也就是这样了。

馥环叹了口气,托驿馆的管事这几日帮着在附近打探打探,叫迎春把宝玉的身量和她方才瞧见的打扮仔细说了:“若真有人见过那位公子,烦请送个信去京里,那是原来荣国府的贾家的二公子,不见了有一阵子了,家里人着急得紧。”

管事的自是应下,心里也嘀咕,一个大老爷们自然是用不上“丢”这个字的,还不是自己跑了,左右有顾虑呗,这种哪里找得回来?有良心的,过个三年五载的自己想通了,还会回去,但外头的事儿谁说得准,也许一个寒潮,一个热症,人就没了。或者那小子一辈子也不想回去了,这天底下这么大,要是愿意回家,谁高兴风餐露宿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管事在驿馆干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分别、什么样的行人都见过,早已是见怪不怪。

只是迎春这毅然决然地要去桐城的态度,还是让馥环意外之余,多了几分欣慰。

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第225章

迎春她们歇脚的位置离京城其实也算不得多远, 既然她看到了像宝玉的人,总要请人带个信去贾府的。王夫人等本已绝望, 闻得这个信,一颗心又热络了起来,忙派人去那驿站打探。驿站的人倒还记得迎春匆匆忙忙出去找人的事, 馥环又留了银子,他们也应付差事地找过两回,但是迎春那天找疯了都没找到,这几日又怎么可能看见人影?故而贾家人来的时候, 他们也算热心地把那日的情况说了一遍,又邀功说自己也帮着找了几回, 可实在是没人见过那位爷, 他们自己心里也觉得是迎春的臆想:“您放心, 横竖我们驿站就开在这儿,若是那位爷还来这儿,我们必是会拦住他,往京里送信的。”

王夫人等听了回信, 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贾政叹道:“想来是二丫头看花了眼罢。”王夫人心里有怨, 想道:“迎丫头若真惦记着这事, 哪里还能一走了之呢?如今倒害得我白高兴一场。兴许她第二天继续找, 就找到了呢?”更叫她难过的是, 宝钗听说这次又是无功而返后, 连哭都不曾哭一声, 沉默了半晌,就继续去忙她外头的生意了。

如今生意不好做,她开布庄的本钱不算多,从前那些人脉又都躲得远远的,老伙计们散得影儿都找不着,一切都得从头来起。薛蝌也有自己的事要忙,宝钗先头还强守着规矩,不敢去铺子里“抛头露面”,后来也顾不上这些了。王夫人虽有诸多不满,但正如宝钗先头所说的,贾兰就算入仕,刚开始也没多少薪俸可领,于家里这么大的开销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二来,她看宝钗的心也不如从前那般,也怕把她逼得急了,她也不替宝玉守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