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贾母还在忧心宝玉的事儿,忽然宫里传喻出来,说:“贾娘娘薨逝。”贾府上下一片悲戚,宝玉却还呆呆傻傻的,一概不知。贾母想到元春临死前,还记挂着要宝玉好好读书,光耀门楣,不觉悲上心来,心里倒有了主意,想着宝玉这病,多半是心病,给他说门亲事,兴许成了家,媳妇开解开解,也就好了。

次日早起,凡有品级的,按贵妃丧礼请安哭灵。只是宫里却除了元春的宫殿外,一切如常,不见多少哀伤情绪。帝后忙碌也罢了,其余妃嫔、皇子、命妇等,也不见来哭灵的,哪里像个贵妃丧事的排场。又听说抱琴忠心,殉了主,贾母这样什么都见过了的老人家,还有什么不懂的?一时间又是伤心,又是惶恐。府里虽知大祸将至,要早做准备,然而忙忙乱乱的,也不知要做什么才好。

那头荣国府为了找玉弄得京里皆知,黛玉自然也闻得了风声,沉默了半晌。紫鹃等知道她小时候和宝玉玩得挺好,怕她还有几分情分在,要跟着伤心难过,只好小心翼翼地服侍劝慰着,谁知她却道:“打我进京第一天,他摔了玉,满屋子的主子奴才跟着又哭又闹的,我就知道他那玉宝贝了。只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二姐姐的命,竟然没有一块玉值钱,只比得上知道他那玉去递消息的。”

紫鹃倒是没想到这一层,一时也黯然无言。

黛玉抹了一把眼泪,问道:“听闻宫里的贵妃娘娘没了,可需要我们进宫哭灵?”之前她听秦嬷嬷说过,宫里贵人薨逝,有品的命妇也需得进宫陪侍,先帝驾崩时,丧事前前后后的,办了整整一月有余,元春也是贵妃,算是宫里皇后之下,千人之上了,想来她的丧事也不会草草了事,故而有次一问。

锦荷道:“并不曾有旨下来,太太说,想来贤德妃的丧事要从简了,便是需要进宫,族姬也可放心,如今大奶奶也恢复了,一家子一起去,也有个照应。”

堂堂一个贵妃,丧事竟要从简。黛玉长长地一叹,知道外祖母家大势已去,再无可避免了。

第148章 第148章

贤德妃的丧仪规格自然是无法同先帝比的了, 停灵了数日便下葬皇陵。贾母等回到家中,便商议起宝玉的亲事来, 道:“我从前就说,他要说亲, 也不必图岳家什么, 只要女孩子模样好、性情好, 他们小两口过得好, 也就好了。”

王夫人自然是属意宝钗的,便道:“从前自然是怎么样都好的,只是如今宝玉这个样子, 瞒亲家也瞒不了多时,少不得要如实相告的。女孩儿脾气也得好, 会疼人, 守得住,能照顾着, 帮衬着才行。亲家恐怕也是要知根知底、和善体恤的, 否则,恐怕要结成仇家了。”

贾母自然是能听出王夫人的言下之意的, 只是到了如今这情形,她也不得不承认,王夫人说得有道理。就是给宝玉娶回一门漂亮活泼、灵气逼人的女孩儿又如何?宝玉如今是能同她吟诗作对, 还是打闹嬉笑?况且薛家的薛蟠又出了人命官司,这次恐怕不像上次那么好解决了,夏家族人眼见着薛家不行了, 做不得夏金桂母女的靠山,又步步紧逼,薛姨妈原盘算的把夏家家资也一并收来的事儿恐怕要再做打算。如此情形,倒也不定会嫌弃宝玉的病。况宝钗素来贞静守礼,以前看着只觉得无趣呆板,现下瞧着,却反而是好事。宝玉如今这样,她便是把攒了一辈子的私房交给他,若没个厉害媳妇帮衬着,只怕也守不住。故而道:“我想着,娘娘原来元宵节的时候发的赏赐,独宝玉和宝钗的一样,是不是当时她就想着赐婚的?”

那赏赐已经是不知道多久前的事了,贾母一向只作不懂的,如今提了出来,王夫人心里也暗暗发笑,但也不敢表现出来,只道:“娘娘的心思,我也不敢猜,不过宝丫头倒确实是个好的,这么多年来,我也常说,她这样的女孩儿,给谁家做媳妇,都是那家子的福气,若是给我做媳妇,我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贾母便道:“既如此,先不必大张旗鼓地宣扬开,闹得像是事情已经定下了,逼得他家不得不应一般,还需得太太先私底下同薛太太商议,也不必瞒着她宝玉的情况,你们亲姐妹,什么话都使得,她要是愿意,咱们亲上加亲,自然是极好的。要是不愿意,也是人之常情,也不必多说什么,耽误宝丫头另外说亲。”

王夫人忙道:“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到,我这就去办。”

王夫人又说了几句话,便急急忙忙地回去打发人往薛家报信了,贾母坐在椅子上,一时竟也不知自己心底是喜是悲。她一生三个儿女,到老时白发人送黑发人,最疼爱的女儿先她一步去了,当时就想着,这辈子也就只宝玉和黛玉两个玉儿可以做她的奔头了,待他俩大事定了,她也好放心去了。谁知阴差阳错的,两个玉儿如今却是再无可能了。而今他们分别议亲,情况却大不相同。她也不知道是该替黛玉喜,还是该替宝玉悲。仔细想来,从薛家进京起,关于“金玉良缘”的说法在家里就没断过,她压过几次,才算把这说法压下去了。只是最后,竟是她自己提起来要撮合宝薛。想起来,也挺好笑的。

她正感叹着,听见人说凤姐来了,便笑道:“巧姐儿病才刚好,你忙成那个样子,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凤姐道:“我便是再忙,孝顺老太太的功夫也是有的,况且我也是给太太打下手,家里的事虽多,比起从前来,也不算什么。宝兄弟现在也在老太太这儿住着,我放心不下,来看看他,这几天情况比起前几天来如何?那玉琏二爷也在外头找着,我听他说,前几天还有拿着假的来糊弄的,真真可恶。”

贾母叹道:“是啊,原本还当找到了,谁知是个假的,我这心啊,是从天上到地下啊。”又问,“我听说薛家蟠儿那案子,琏儿去帮忙了,怎么说呢?”

凤姐闻言,叹气道:“还能怎么说呢?想是那县令知道薛家有钱,硬咬着不肯松

口,说是仵作验尸下来,证据确凿,就是斗杀,薛表哥还认了供,他家蝌二爷前后跑动,连人影都没见着,姨妈先是来求的我们二老爷,愿意谋干得大情,再送一份大礼,只求个复审,从轻断案。只是老爷只肯托人与县令说情,不肯提钱财的事,姨妈没办法,才来问我,叫我和琏儿说了,花上几千银子,买通县令。”

贾母倒是知道贾政为何如此不知变通,一是他为人方正,二来如今家里这样的情形,薛蟠又不是头一回杀人了,上次解决得轻巧,他自己没得到什么教训,反而更得意起来,以为有钱,有势,有好亲戚,就真的杀了人不用偿命了,贾家此刻掺和进去,能不能帮到忙不说,万一受了连累,可如何是好?因此道:“你同琏儿近来也忙,薛家的事,能帮就帮,若是不能帮,你姨妈也可体谅的。”

凤姐一听,便知贾母的意思,遂道:“老太太放心,我省得,如今琏儿在给宝玉找玉,也抽不出身来,具体还是薛家的蝌二爷在办,他不过是帮着传传话罢了。”

贾母斟酌了一会儿,还是把她和王夫人商议的事情拿出来同凤姐说道:“如今我同二太太想着给宝玉说亲,宝丫头也是你表妹了,你觉得如何?”

凤姐原就不愿意“金玉良缘”,一来宝钗的性子和她有些不对付,二来她也怕宝二奶奶抢了她的理家大权,只是原来有贾母同王夫人在暗暗较劲,她坐山观虎斗罢了,如今贾母却也……再想想宝玉的情形,她还有何不懂的?兴许老夫人原先觉得薛蟠是个莽撞的,早晚要生出事来,如今却巴不得他救不回呢。既然贾母和王夫人都觉得好,她当然也不会提出异议,故而笑道:“老太太问我做什么?要我说,不如问问宝兄弟?”

贾母一面说着“他如今懂什么”,一面却又心里一动,遂和凤姐一道进里屋去看宝玉,拿眼神示意凤姐,凤姐便笑着问他:“宝兄弟前儿个还说许久不见宝姑娘了,想得紧,如今去求了老爷、太太做主,把宝姑娘接过来同你一道,你说好不好?”宝玉仍旧呆呆傻傻的,一声不吭。贾母和凤姐见状,心便凉了半截。宝玉却忽然问:“林妹妹呢?她也好些时候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