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黛玉退了烧,迷迷糊糊地看见几栀在她屋里,问了一声:“钱妹妹?”

钱几栀笑吟吟地端着茶水过来:“猜到你现在鼻子不通气, 醒来一准口渴。”黛玉想去接,她也不让:“罢了吧, 你现在身上乏得很, 就着我的手喝吧。”

黛玉确实一点力气都没有,喝了一盏茶, 润了润喉咙, 方问:“你怎么来了”

“我也没处去拜年,正月里也无事可做, 爷爷说你这病最忌讳反复发作,拖久了容易留病根,我就来看看你。”几栀给她试了试额头上的温度, 问了声,“你现在还觉得凉么?看你身上出了不少冷汗,不如趁现在屋里热, 换一身衣裳。”

黛玉本就爱干净,闻言只说好,几栀便叫了锦荷同雪雁进来,把手捂热了给她换衣裳。几栀在帘外拨着碳火,雪雁抱怨着:“太太说,不知道姑娘在为什么着急,又不敢问永宁王,怎么外面的公事,还有要问我们姑娘的呢?”锦荷赶紧给她使眼色,黛玉苦笑了声:“也亏得是问过我了。”她无意向丫头们解释这其中发生的事,也知道是该保密的,因此只道:“罢罢罢,病一场也好,就当还了这么些年了。只是苦了你们跟着我受罪。”

几栀在外头听着笑道:“不若豁达些,一件事总有两面,一面好的,一面坏的,你想着好的那面,心情也舒畅些。”

是这个道理,哪里能轻易做到呢?黛玉被扶着躺下来,又恐几栀无聊,对锦荷道:“你去揽月楼,拿我藤编的书箱来给钱姑娘看着玩。”她原先倒是想请几栀去揽月楼里自己挑着书读的,只是经刘遇一事,恐父亲留给自己的书籍里还有别的玄机。虽知几栀绝不是那等随意动别人东西的人,也要小心一些。

几栀素来羡慕林家藏书丰富,也不客气,待锦荷取了书箱来,便坐在黛玉床边,一边翻阅一边同她小声说话。黛玉脑袋仍有些昏沉,听着规律的翻书声,渐渐又睡去了。

几栀便命人把灯吹暗些,又给她号了一回脉,出来对正在熬药的紫鹃道:“你可不必哭了,你家姑娘好好休息几天就没事了。”紫鹃喜出望外:“钱姑娘说真的?”

“骗你作甚。”几栀打开盖子闻了闻,“可以了,林姐姐烧已经退了,今晚再巩固一下,到明天就要换一种药了。屋里还是要透气,只是小心别让她吹着风。”

紫鹃连声应了,又道:“亏得是有你们在,我们姑娘常有头痛发热的,以前在姑娘的外祖家,一直是请的太医院的王老太医看,就是他也难请,时常只能请另一个小王太医来看,也要等着。”

“王老太医医术不错的,不过他年纪也大了,他徒弟接他的班,就不太行了。”钱几栀笑了笑,“王老太医现在大多只在宫里当值,外头人除非面子大,等闲请不动他了。”太医院里其实资历老的太医,最后都会这样,钱老太医就有少说十年没出去看过病了。不过荣国府好歹也是贾贵妃的娘家,从王老太医到小王太医,这降得有些狠啊。吴贵妃娘家要是去太医院请人,王老太医敢不去么?到底看人下碟,全靠宫里娘娘的地位罢了。贾贵妃去年回家省亲不是排在贵妃里第一个?听说为着这个,吴贵妃很是伤心难过,莫非后来竟倒过来了?不过仔细想想,贾贵妃进宫十年了,也没一级一级地升上去,直接封的贵妃,虽则看起来恩宠甚重,可到底底气不足,何况吴贵妃还有四皇子傍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