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一说,几宫都笑了起来,皇帝先笑道:“就你还伺候人?别回头朕喊了半天,嗓子都哑了,你倒杯水,先自己喝了呢。”
丽太妃年纪不大,正受上皇宠爱,又与当今的后宫处得不错,闻言打趣道:“本来你母后,还有其他娘娘们都担心心疼你呢,你这么一来,都要讨厌你了。可别搅了皇家开枝散叶。”
皇后忽地道:“这么一想,永宁王来年也十三了,也到了好成家的年纪了。”
几宫俱跟着附和。
皇帝皱眉道:“他还小呢,择妃需得慎之又慎,哪好这么早就说。”
“也不早了,”丽太妃道,“明年小选,到可以先给府上添点和顺乖觉的人,后年才是大选呢,且也不是一选即中的,也得皇后娘娘相看好一阵子呢。”她母家是山东王氏,几代世家,不乏年轻出色的秀女,因而这番热络,也存了点心思。
刘遇无所谓地眨眨眼睛,看不出欣喜,也没有半分都不好意思,甚至笑着问:“这得问父皇、皇祖父的意思呢。不过我想着,要是大张旗鼓地替我留好的,他二位虽然肯定替我操心,但回头未必不心疼秀女呢。”
“病得摸上去全剩骨头了,也没见你少贫两句。”皇帝道,“今年中秋宴席,拣你喜欢的换换菜单,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先让你饱饱口服吧。”
其实宫里节宴,除了懵懂无知的小孩儿,谁是真去吃饭的?谁又能真的高高兴兴,大快朵颐?刘遇自幼锦衣玉食,也不在乎一餐一饭,只是太上皇、皇太后主场的中秋宴,让一个孙辈来改菜单,就已经是个极明显的信号了。自古当皇帝的咳嗽两声,底下人还得揣摩个半天呢,何况当今的意思,已颇为明朗。
既无嫡子,刘遇居长,又是自幼培养,原就是他最偏心的孩子,现在又熬过了大难,也算消除了日后的一大隐患。更何况,那日异相也是他亲眼所见。
太上皇笑道:“知道你心疼老大,只是这么一来,老二老三老四要说你偏心了,我有个主意,索性让他们都挑自己喜欢的菜,还有几个公主,并他们几个的皇叔,每人说两道自己喜欢的,既然是是中秋,又是庆贺孰湖病愈,自己家人,乐呵乐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