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叶珍珍反应过来,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名字。
“喇嘛是被一个富商供养,这个富商和老九交好,是老九做东,老大认识了富商,接受了富商的资助,这个富商又把喇嘛引荐给了老大,而这件事不是现在发生的,而是发生在几年前。”胤禛道。
“几年前老八就给老大设套了?心机也太深了吧。”叶珍珍咋舌,果然,搞政治的,别管外表多么风光霁月,内心都脏。
“我觉得老八是为了摆脱老大做准备,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一直屈居人下,老大一直都有打压老八,老八想要反抗,自然是要给老大设套,只不过没想到会出现废太子一事,都是皇子,我不相信老八不心动。”胤禛道。
胤禛承认,如若不是他知道历史了,汗阿玛废了太子,他内心怕也是动摇了,他是皇子,自然对那个位置有想法,历史上他能够在一废太子后,按捺住自己的心思,继续支持太子,他是下了多大的决心。
时间慢慢过去,废太子的话题也慢慢平静,就在这时候,朝堂中有重新立太子的声音了。
而且有大臣说,皇长子胤褆居长,且立下赫赫军功,他是最适合的人选。
流言原本就是给皇帝听的,康熙自然是听到了这些流言,因为这些流言,康熙的心情十分的不好,他自然明白这些流言是谁传出来的,无非是老大,皇帝十分的不悦,保成被废才两个月,老大就觊觎太子之位,而且保成如今的状态也不是太好,太医说了,保成可能是受到了刺激,所以行为有些失常。
“陛下喝杯菊花茶消消火吧。”梁九功端来一杯菊花茶,担忧道。
梁九功身为皇帝的贴身太监,对皇帝的心思看得十分的清楚,太子被废,太子之前犯下的错便算是一笔勾销,陛下又想起废太子的好来,陛下对废太子也心生愧疚,直郡王实在是太心急了,废太子出事这才多久。
“在塞外废太子的时候,朕就已经说过了,‘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且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这些大臣何成将朕说的话放在心上。”康熙怒道。
“各位大人也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想着早日立下储君,大清的江山社稷安稳。”
“他们那里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不过是为了自己家族的繁荣昌盛,想着那从龙之功。”
“陛下还是先把菊花茶给喝了吧,您再生气也得顾全龙体。”
“保成如今的情况可还好?”康熙问道。
“太医已经回禀了,今日情况好了不少,不过还得仔细养着。”
“只求上天护佑保成平安无事,以前朕想着保成和保清能够君臣相辅相佐,就如同福全与朕一般,可是终究是事与愿违,两人倒是成了冤家,一见面,恨不得就弄死一个,保成是朕当储君培养长大的,朕没教好保成,现在看来,也没教好保清,朕并没有说气话,保清秉性躁急、愚顽,领兵打仗还好说,但是治理国家他不行。”
“直郡王或许也会有成长的。”
康熙摇了摇头,“他都这么大的年纪了,怎么可能还有成长,看看他对老八,即使是自己这边的人都只有打压和贬低,他如若称帝,他身边应该全是佞臣,而那些忠言逆耳的忠臣基本上死的死,散的散,我大清的气数恐怕就此结束。”
“但是大臣们提议立下储君也是很重要的。”
康熙沉吟良久,最后叹了口气,道:“其实保成是最适合当太子的,虽然保成犯了这么多错,可是他处理国事是很优秀的,他是朕亲自培养出来的储君。”
梁九功垂下脑袋,他跟着陛下这么久,他是很了解陛下的,陛下他这是后悔了。
另立太子原本只是流言,慢慢有大臣上奏折,请求皇帝立太子,渐渐官员们开始推荐另立太子的皇子人选,所有人推荐的都是老大。
胤褆见这些大臣都如此的支持自己,心中便觉得稳了,他是长子,又有军功在身,于情于理都是他来当太子,汗阿玛即使不同意,也得考虑这些大臣的意见。
事情慢慢开始发酵,到了十月十五日,大朝会时,众位大臣又开始上奏立太子之事,人选依旧大皇子,大臣们细数了老大的功绩,又说了老大的排行,在没有嫡子的时候,就应该立长。
胤禛默默地站在一旁听着,等着变故出现。
没让胤禛等多久,胤祉站了出来,他状告他老大用魇胜之术镇压太子。
此言一出,满朝堂震惊,巫蛊之术向来为人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