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窑内部面积大致半平方米,里面已经堆积了非常多灰渣和失败陶器的碎片。因为烧出来的草木灰也有用处,等积攒到一定程度阿云就会将它们收集起来放在罐子里面保存下来。
这些大件合在一起,就是阿云的工作区。工作区正对面,也就是靠近土坡崖的那一面因为光照好通风也好,摆放着的就是另一套东西。
在最贴近崖边的的地方有两个木棍晾晒架,一个大一个小,大的上面挂着五张动物皮,血肉已经处理干净,此时只是要将皮面晒干。
小的晾晒架上放置的东西就比较杂了,基本上是想晾什么就晾什么。挂了两串绿色的果子,一条吃掉一半的生鱼,还有一些晒干后能散发出味道的花草植物,以及昨天才洗的短裤。
在晾晒区与工作区正中间,有一个非常标准的石圈篝火堆,三条木棍架在这上面,呈三脚架状在正中间吊着一口小土锅。
这东西其实没有必要做出来,因为吃喝在石窑那边就够了,可是阿云是要求仪式感的现代人,现在的日子本来就足够乏味,她需要一点无用的东西调节氛围。
这个古早风露营篝火圈,就是为了这个存在的!
只要它摆在木屋面前,就会让阿云感到非常舒适,特别是忙活了一天,点燃篝火后在土陶碗里面炖煮些肉干,暖黄色的光芒包裹着她与木屋……非常解乏,也会感到安心。
在篝火圈旁边放着一个有些奇怪的道具,是个用木棍加树叶和泥沙制作而成的“滤水器”。木棍达成了正方形的立体架子,在上端横着又加了四条小的木棍用来固定。
顶端用树叶折成了三角锥形状的漏斗,塞在了架子顶端,漏斗中放了许多从水潭边收集的细砂以及一些小石头。水就从这里倒进去。在漏斗正下方放了一个土罐子用来接住过滤后的水。
自从开始过滤饮用水后,阿云嘴里再也不会有涩涩的感觉了。
木屋也有了非常大变化,屋顶的树叶更换成了她在雨林中找到的一种更为防水且不易破损的棕色阔叶,木屋的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她晒干的植物,这种细细长长的紫红色嗡嗡草是她在湖边找到的,晒干后会散发出浓郁的类似薄荷的味道,但闻起来要更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