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顾言带领南广大军收复了南广之地,军功卓越,获得南广附近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再加上苏阴黎在位以来,加重赋税、民不聊生,各地早已暴民乱起。苏阴黎登基之时,百姓多不知道各种缘由详情,而今只差一个讨伐之名。遂苏顾言调军直接北上,以废太子逼宫弑君、对先帝不敬之罪名讨伐。
这一声势浩大,各地响应,纷纷加入了讨伐大军之中。
而荣国侯陷入与西隅的战争泥潭里,根本脱不开身来。当这一消息传入上京时,满朝文武皆是震惊且慌乱,但很快又镇定了下来,且又各怀心思。苏阴黎在位以来,大晋的情况怎样是有目共睹,大约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苏阴黎在朝殿上便勃然大怒,将桌案上的折子掀得到处都是,一举将桌案也掀翻往殿上砸去,无人不闪无人不避。
朝中不乏年轻的将领,可苦于却无兵可带。眼下苏阴黎的状况,便只有等着苏顾言的大军挥师北上。就算皇城里有三万御林军,又如何是苏顾言大军的对手。
苏阴黎想,只要调整京中的三万御林军,再加上上京里平日闲养的部分士兵,只要拖延至荣国侯回来,事情定会有所转机。
然而,正待他精心布置时,北疆却传来消息,北戎大军进攻而来……苏徵勤的伤已经养好了,他和凤时锦随北戎军队一起直逼大晋的都城汴凉。此时隐藏于山中的柳云初早已接到了消息,带领了几千府前军机处的士兵北上与苏徵勤和凤时锦会和,并成为暂时指挥北戎军队的大帅。
柳云初一品军侯,成长得极为迅速,再加上从小受到老安国侯的熏陶,他在战场上临危不乱,很有大将风范。每至一郡,郡守不想受战火荼毒的,便不参与到这场皇权之争来,大军所至之处,官民尽退。也有负隅顽抗者,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此时的汴凉,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后宫里的那些妃子,在面对随时都有可能暴走的苏阴黎时,颤颤巍巍、惊恐万分,暗地里却全部在准备收拾细软,打包宫里但凡能带走的东西,只等那天要是真的到来,便卷了家当逃出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