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神道中认可的故事,更是被编入了宫廷史籍中,不说众所周知,但也算不上什么隐秘。”还是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接下来,我要说的则是在夕见山中流传至今的,一些关于神明的隐秘,至于其中的真假,就实在难以考证了。”
“隐秘?”海夜闻言,不禁有些好奇地望向海时。
微微整理了一下语言,海夜缓缓道:“神话中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诞下三十三神,其实所指的并非是三十三位活着的神明,而是海洋、原野、森林、风、雨、火等三十三种概念,所谓的产神,其实是在暗指两位初识神明逐渐掌控了这组成世界的三十三种概念。”
“三十三神暗指三十三种概念?”墨即瑶微微一愣,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如果这样的话,伊邪那美命诞火神而死,以及后面夜邪那岐命杀死火神,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有先辈们讨论过,最终她们得出的答案是,其中认同度最高的一种猜测是,这段神话其实暗示着二神在试图掌控火焰时被反噬,伊邪那美命因此死去,伊邪那岐命也只能被迫放弃了火焰。”海时笑着解释道,“前提是这段流传于山中的神话,是准确的。”
海夜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海时继续讲述道:“三贵子之中,海神素盏鸣尊不耐海中的寂寞,喜欢化身为凡人在世间游乐,其中祂最知名的化身,应该就是斩杀八歧大蛇的须佐之男了,甚至于很多人都会以须佐之男命称呼素盏鸣尊。但根据山里的记载,素盏鸣尊的化身千人千面,各有不同的性格,须佐之男是素盏鸣尊,但素盏鸣尊却不止是须佐之男。”
“类似于我这样吧?不对,还是有不同,海夜是墨即瑶,墨即瑶同样也是海夜,虽然一人两面,但终归到底还是一个人,无所谓谁只是谁的一部分。”海夜在心中暗暗想道。
海夜正在思索着,就听到海时继续讲述道:“据说在平京时代,代表着月夜见命权柄的月亮,其实并不存在圆缺变化,平京时代一位权臣离世时怀念一生,更是做出了‘此时即吾世,如月满无缺2’的辞世歌。”
“随着平京时代的结束,月亮就出现圆缺变化,甚至在朔日的黑夜里,更是一点都不会出现,一整月当中,只有望日月亮才能恢复圆满。这件事在山上神社建立时留下的文献中,记载是月夜见命失去了部分权柄,月神的位置不稳导致的。”
说到这里,海时又补充了一句:“夕见山作为供奉灾难之神祸津阳命的神社,建立于平京末期之后的初代幕府时期。”
“这么说在平京时代,是没有朔日和望日概念的吗?”海夜听到这里,似乎想到了什么,但还是先确认了一句。
“自然没有。”海时有些奇怪海夜怎么会问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还是回答道:“正如月夜见命的神名,当时的月和夜本就是一体,当夜晚来到便有圆满无缺的月亮升起,月相根本不会没有变化,自然谈不上望日朔日了。”
说到这里,还是似乎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笑着道:“或许也正是这样,后来月夜见命的神明逐渐改成了月读命,毕竟每个月都会出现不见月亮的朔日,再叫月夜见就有些自欺欺人了。”
“平京时代之后,就是初代幕府……”海夜听了,微微垂下头,忽然想到了雪城中的那只小兽朔望。
从知晓那幅大将军背影是二代将军所绘来看,朔望在二代将军误入雪城时,已经是存在于那里了,在当时还是初代幕府时期,月相的变化刚刚出现,朔日和望日的概念应该还不会太为人所知……
那么,是谁为朔望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作者有话要说:
1:这段的原型是《竹取物语》,有兴趣的天使们可以去看看,另外,这本书一般被认为是抄袭了藏区的故事《竹子公主》,作者大约就是千年前的抄袭狗了【斜眼笑jpg】
2:这首和歌是平安时代权臣藤原道长所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藤原道长著名大阴阳师安倍晴明的政治靠山,另外,他也被认为是《源氏物语》主角光源氏的重要原型
第26章
“是雪姬吗?”海夜想起那道哀伤如雪的身影,暗暗猜测着,“还有手帐中的【月之印】,是否也和平京末期的月相变化有关呢?”
海夜越想越觉得可能,作为紧接着平京时代之后的初代幕府,确立了作为将军之纹的【无翼鸟】和武家之徽的【扬羽蝶】,而和【常世花】有关的信姬,很可能也是平京时代就存在的大妖魔,从这三者来看,还未知晓的【月之印】,恐怕也和平京末期到初代幕府之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