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让胤礽过来身边。

将他抱在腿上。

小孩子香香软软的,还带着淡淡的奶香味儿。

夏日的微风。

缓缓吹过凉亭。

女子清冷的声音和?小孩子清脆的声音。

混合在一起:

“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也,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

在咸福宫中回荡。

……

乾清宫。

御书房。

虽然,已经是六月暑热天气,但御书房却依然清凉。

宫人们早早的从冰库里取出冰块,放置在御书房夹墙里。

一身石青色常服的康熙,仪态端正的坐在御案后。

正在阅读江宁府曹寅新敬上的秘折。

在大清,递折子是有规矩的。

普通官员的折子,都是一级一级,自下?而上呈递上的。

下?级官员写?的折子内容,上一级官员是绝对知情的。

所以,很多不利于?上官的事情,下?级官员在折子里是不敢写?的。

这样?时间久了?,很容易影响皇帝对于?地方?事物的判断。

为此,康熙特别设置了?秘折制度。

给了?个?别官员上奏秘折的权利。

所谓秘折制度,就是官员在折叠好的白纸上写?上奏文,再加上专用皮盒的奏折,没有钥匙无法打开这个?装秘折的皮箱。

奏折内一共装有两?把?钥匙,一把?交给拥有秘奏权利的官员,另一把?则是由皇帝本人保管。

密折的本质,就是在皇帝和?朝臣之间,建立一条专门的信息渠道?。

而,对于?大臣来说。

能有权利直接给皇上呈上密折,其实也是一种特权,更是一种信任和?荣誉。

拥有秘奏权利的官员写?下?密折,派专人进京,不经过驿站直达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