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两人静了片刻,顾瑾玉问道:“那你打算将房子置在何处?”

赵蕤摇摇头,“不知道,我对扬州是一无所知。”

“刚才袁大娘说想认我做义女。”顾瑾玉看了看赵蕤的神色。

“这是好事啊。”

“我推辞不过答应了。大娘说晚上整治一桌酒菜,大家一起吃饭,认个亲。”

赵蕤微微颔首,“我知道了,我会去的。”想到了什么,“房子的事你不用担心,到时候我会买个大点院子,让袁益杰母子一起住吧,既认了亲,住在一起也名正言顺了。”而且现在还需要他一段时间。

赵蕤见也没什么事,就回了房。顾瑾玉去了厨房,让锦绣跟着钱氏做一桌丰富的饭菜。

傍晚。赵蕤,顾瑾玉,王晓涵,袁氏母子在袁母房间挤在一桌上。

袁母笑容满面。顾瑾玉跪在地上给袁母磕了头,送上自己做的针线,袁母扶她起来,送了顾瑾玉一个质地不错的镯子。

顾瑾玉又给袁益杰行礼,叫了声‘哥哥’。

袁益杰还礼道:“妹妹不必多礼。”就算礼成了。

几人高高兴兴地吃完饭,聊了些闲话,就各自回屋。

第二天,一路顺风顺水到了扬州。

到扬州才申时。张佩兰知道锦绣要走了,心里有点不舍,两人在一起说了好一会话。锦绣安慰她,“你家常年运客,也许过不了一个月咱们又见了。”

张佩兰神情恹恹,“这也说不准。要是你们安置好了,托人给我带个信,下次能到扬州就来瞧你。”

说话间,顾瑾玉几人俱都下了船。锦绣赶紧道别,跟了上去。

几人坐车进了扬州城,找了间客栈住下。

其他人精神不济,赵蕤一个人去了牙行,说了大致的要求,让他们在几天内找一所大点的院子。

几天后,赵蕤得了牙行的消息,想了想带上顾瑾玉去看。

走了几处,赵蕤察觉出北方与南方院落大不一样。

北方的院子方方正正,即便是小院也四四方方;南方却更随意,有时呈直直一条线,有些又是⊥型,或者z型,又或者n,总之突破了赵蕤对古代房子格局的印象。

而有的院子一面邻水,一面临街;有的流水穿屋而过,需要划船才能到家;有的临街或临水。

河两岸皆是垂柳,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或大或小的拱桥,河中常有乌篷船飘然而过。整个扬州的院子基本都是白墙黑瓦,远远望去,就像一副优美的动态水墨画。赵蕤此时才明白什么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

看了几处,参考了顾瑾玉的建议,在三福街买下一座呈‘工’字形的院子。门外临街,门口没有特别的标志。进了院子,是一片石铺小径,两边错落有致地种了许多绿色盎然的植物,隐隐能闻到异香。沿着石路向左,有一排屋子,大约十几间。

屋后是花园,花园中间有一片水池,池上有条长长的回廊,廊下是引进来的河水,里面养了些不知什么品种的鱼,种了些荷花,平日可以在廊上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