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怡顿觉无语,耐着性子又道,“该怎么做卫极自有主张,不是我能左右的。其实,这次吉庆被抓也不全是坏事,正好给他个教训让他知道害怕,以后能踏实下来,少走点弯路。”
“哼!你这话说的倒轻巧,敢情被抓的不是你儿子!”柳氏见好话说尽蓝怡也不吐口,叉腰露出本性,“呦,对了,你儿子被抓你也不见得着急,反正又不是亲生的!”
蓝怡懒得与她废话,接着向上走。柳氏见此火气蹭地窜起来,她最看不惯蓝怡这幅假惺惺的模样,好似就她一个人说得对做得好,别人都是二傻子似得,“你要是不帮我,就别怪老娘把你的老底儿抖落干净!”
蓝怡依旧无动于衷地往山坡上走。
柳氏咬牙喊道,“王文轩不是你亲生的吧,也不是王林山的种,他是你抱回来争夺老王家家产的野孩子。你信不信我把这些事儿告诉王家二叔,看你还能不能在村里待下去,看卫极兄弟还要不要你!”
蓝怡挺住脚步,回首见柳氏抖着肩,得意洋洋地望着自己,等着自己服软害怕。蓝怡勾起嘴角,讽刺笑道,“随便。”
柳氏微愣,撑着一股子气接着嚷道,“你有种!你给我等着,风水轮流转,早晚有你求着我的时候!”
人生百态,就有这样子的人,脑子里总有着旁人难以理解的鬼马逻辑!蓝怡叹息一声,不再留意此事,盘算着客栈下一步的改进计划。
“师妹,你不怕她真的去嚷嚷?”将二人一番交谈听在耳中的于紫陌,待蓝怡走进后好奇问道。
蓝怡抬头,对斜靠在竹制廊架边的于紫陌微微一笑,“不怕。”
“哦?”于紫陌微倾俊颜,做出洗耳恭听之状。他已听于伯讲了蓝怡母子三人的身世,晓得村中之人认为王文轩乃是她和王林山所生。他对蓝怡能够在危难之中以较弱之躯救下两个幼子的举动怀有敬佩之情,心中算是认可了这个小师妹,言谈举止较之昨日轻松随意不少。
“她不过是诈我一诈,若她真知此事,早就嚷得全村人都知晓了。”柳氏的性情,她怎么会不知晓,“而且,这件事没有告诉村里人也只是没有必要罢了,而非怕他们知晓。”
该知道的人早就都知道了,蓝怡怎会惧此。
于紫陌点头,看柳氏胖硕的身躯快步奔下山坡,眼底闪过寒光,“小师妹,那妇人平日里没少说你坏话,你为何不趁此机会让她给你磕头认错哀求,或干脆打得她老子娘都不认得,反而由着她这般做态?”
蓝怡微愣,看着于紫陌充满好奇地双眸,“我没想过要那样做,若是师兄会如此么?”
于紫陌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如此才快意!”
蓝怡乐了,她不这样做但不妨碍她欣赏于紫陌的态度,“师兄果真是江湖豪杰,小妹羡慕不已。”
于紫陌见她坦荡不违,脸上笑意更浓,“难怪父亲会收你做弟子,小师妹这等品性与他老人家颇为相似。”
不以己为尺度他人,周而不同。
“小师妹,依你之见,这妇人接下来会如何行动?”于紫陌又起了试探之意。
蓝怡见他聊天兴致正浓,便接着他的话说道,“她在这里截我,并没有报多大期望,不过是试试罢了。柳氏以粉敷面,染唇涂指甲,又身着‘盛装’,下一步应该是去见她认为能帮她的正主。这正主儿么,应该是她娘家的表妹。”
“没想到小师妹对身边的人与物所知甚清。”于紫陌又发现一个蓝怡与父亲的相似之处,难怪父亲会把心爱的名琴绿绮给了她。
蓝怡微笑不答,对身边的人与物所知甚清的不是她,而是贾氏,贾氏把她认为有价值的消息在闲聊时都将给蓝怡听,让她心里有数。贾氏的品貌才能,越是相处越觉得可贵,在蓝怡眼里,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非贾氏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身上和心理背负着世俗给予女子的诸多歧视,否则蓝怡定要把她放在青山商记的合适位置上,让她大放异彩。
“为兄想着,给小师妹的见面礼此时也该补上了,”于紫陌双掌轻拍,“于伯跟我说你身边缺个跑腿办事的小丫鬟,你看这个如何?”
话音落处,廊架旁的假山石后走出一个灰衣纤瘦的小人儿,十三四岁的年纪,面无表情地站在蓝怡面前,拱手行礼后不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