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页

书记是上级指定,不是由村民直接选举,那考核书记的标准,除了确实的经济成长数据,还应该有村民评价。

也就是民调,村民虽然无权取消他的官职,但可以发表看法,喜欢或不喜欢,这就考验村支书的亲和力,最重要的是做假数据失去了意义,你可以欺骗上级,但你绝对欺骗不了群众。

这是对村支书的限制,王勇还向首长提议,采取长官负责制,也就是说,给村支书或各级书记,绝对的自主权,包括人事和财务。

一切以成绩说话,两年一小考,五年一大考,本单位的所有成员,都有对长官打分的权力,这就是民调,民调不过关的,不管什么原因,一率降职或开除。

这样有力的限制了官僚主义的盛行,长官虽然权力大,但也不敢胡作非为,因为普通成员有权力打分。

但同时,民调好经济数据好的村支书,又要大力提拔,可以从村支书,直接提拔到乡党高官或镇党高官的高职。

王勇还着重强调了官员升迁和官员选拔的问题,长官有权提拔下级,要给予长官完全的自主权。

但同时,长官也要担负相对应的责任,如果他提拔的官员贪污腐化,成绩不彰等,他同样要减分,或降职或开除或失去上升的机会。

这叫做连带责任制,长官不可以任人唯亲,得提拔有真本事的人。

王勇的中心思想,还是倾向于弱势人群,比如对贫困家庭的补助,他一再提及。

还是以农村为例,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真正的可用耕地并不多,在南方人口稠密的地方,有个别地方,人均只有两分田或几厘田。

这么一点点田土,你怎么精耕细作都吃不饱饭,更惶论制富了。

所以有好多地方的农民都去城市发展了,或打工或经商,或做小卖生意,那些地方的田土就基本上荒芜了,这是客观情况,不能一味怪到农民头上。

该怎么解决这些日益矛盾的问题?王勇还是提议农村土地再集中化,由少部分人耕作,或村民以土地集中入股,搞中大型农业。

那么失去土地耕作权的农民,除了有优先获得工作的权力,或分到少部分红利之外,国家还应该对这些失地农民进行补偿,而且是补偿到人,不以耕地多寡论。

农村改革一直是各界政府的一个大难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放不开手脚,不敢动这个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