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雷利亚要塞方面选择的伏击地点非常阴损,既是通往领邦军重要据点的必经之路,地形地势又相对险峻和狭窄,机甲兵部队不是没有考虑过会遭到伏击,却没有想过会遭到这样的伏击。
不像之前交战中狙击摄像头,把机甲兵变成瞎子,而是用大威力的反器材狙击枪狙击腿部关节,把机甲兵变成瘸子。
虽然遭遇伏击的时间和地点各不相同,但每一支机甲兵部队的遭遇却几乎一模一样。
只听得一声加装了消音器的狙击枪特有的闷响,当先的队长机《明镜》身子一歪,在地上“快乐”地翻滚起来。(想知道我为什么用“快乐”一词吗?请收看年度ntr大戏《破刃之剑》。)
在惯性的作用下,翻滚自然是向瘸腿一边的侧前方,可翻滚的速度怎么可能有机甲兵行进的速度快?虽说每一台机甲兵之间都留有一定的距离以作缓冲,但袭击来得太过突然,为首的《明镜》翻滚倒地,身后的几台《龙人》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制动距离,连环“车祸”就这样发生了。
前队一乱,后队也难免陷入混乱。就在这个时候,早已等待多时的狙击手们开始发威。
枪声此起彼伏,不断有机甲兵失去平衡,在地上“快乐”地翻滚,失去机动性的同时为友军带来更多的混乱。
度过了初期的混乱,机甲兵部队的指挥官意识到不对,开始指挥部队撤退。可早有准备的正规军哪会这么容易放人,狙击手们继续狙击,尽可能多的牵制并留下机甲兵。另一边正规军的战车部队迅速推进,以期能截住撤退的机甲兵部队 之前为了麻痹领邦军,正规军的大部队并未有异常举动,现在时机已至,也就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
可惜机甲兵的速度确实快,抢在战车部队到达前,撤到安全的地方 除了其中两支!
毫无疑问,这两支部队栽在了黎恩手上。
在克蕾雅的指挥下,黎恩先行赶赴距离最近的伏击点,在伏击开始后直接切入后队,也不拔刀,来来回回就是“云手”和“绵掌”。“云手”化解攻击,“绵掌”打机甲兵胸口 驾驶舱就是那个位置。
只要一掌击实,被打中的机甲兵就不会再有任何动作。至于其中的驾驶员能否存活,黎恩不管。这里是战场,生死自负,活着是运,死了是命 这一点早在他游历共和国时就已明白。
瘫痪了了第一支部队后,黎恩迅速赶往第二支部队。这支部队已经脱离了伏击圈,离安全地带也没有多远。为了削弱领邦军的有生力量,黎恩放弃捕获机甲兵的计划,直接拔刀,用最快速度覆灭了这支部队。这次活下来的领邦军之前的要多,黎恩不排斥在战场上杀人,但他不是嗜杀之人,在不影响战局的情况下能不杀他就不会杀 人棍斩不止大名鼎鼎的基神会,黎恩也会。
至此,战斗落下帷幕。
第二十九章 父女、父子重逢(加更,晚上是大章)
此次战斗,正规军大获全胜,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对的,领邦军却是损失惨重,丢下了超过一百台机甲兵,其中装有s装甲,不对,是反应装甲的《明镜》十台,剩下的都是杂兵机《龙人》。
据后勤部战后统计,经过修理整备,短时间能修复的机甲兵足有四十台,其中有近一半完好无损,不需要修复。毫无疑问,这是黎恩的手笔,此次机甲兵捕获作战,他当记首功。
经此一役,驻守在《双龙桥》的领邦军只能据守要塞,再无反击之力。一旦正规军休整完毕,全军压上,领邦军又无援军增援《双龙桥》,克鲁琴州半数光复(正规军语)或是沦陷(领邦军语)只是时间问题。
作战结束后,克蕾娅等人护送着艾尔芬等人来到前线指挥部,黎恩也在同一时间到达 操纵着瓦利玛,提着战斗最后捕获的一台《明镜》。
身形魁梧、长相粗矿的中年将官闻讯走出指挥部,一头红发格外惹眼。
“ 爸爸!”见到来人,艾略特与菲欧娜双双上前。
被两人如此称呼自然是第四机甲师团的师团长,大名鼎鼎的奥拉夫 克雷格。
“艾略特、菲欧娜”奥拉夫双手抱胸,对着一双儿女微微点头,威严满满 至少这个时候是。
不了解奥拉夫本性的托瓦尔不由低声感叹:“他就是《红发的克雷格》啊,豪迈更胜传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