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三节课,分别考了语文、英文、物理。下午三节课,考了化学、政治、历史。
当天晚上,学生们教室里复习,各科老师在办公室里坐着批改试卷。
数学老师改完1班的试卷,一边整理试卷,一边说:“唐老师,你们班那个苏秦,数学很差嘛,她其他科目的成绩都很好吗?全班总共48个人,三个人没考满分,她是其中之一,还是分数最低的那一个。”
政治老师闻言,也说:“苏秦?政治倒是考得蛮不错,全班第一。”
坐在政治老师对面的物理老师皱了眉头:“看来这个姑娘有点偏科,我物理卷子也不难,全班只有她一个没上九十五分。还有,我帮刘老师改的化学卷,她也是全班倒数第一。她这两门的成绩还不如人家5、6、7班学生。”
唐老师手上正在改苏秦的试卷,听见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的抱怨,没有搭腔,而是仔细看她的作文。
苏秦的语文成绩还不错,她的文笔在高中生里算不错的,她的文字仿佛被赋予了阅历和生命,朴实的短句便能打动人。
一篇《听妈妈的话》,再次让唐老师眼眶发热。
苏秦的语文成绩,全班第一,可也耐不住偏科严重,总成绩不佳。
唐老师搁下手里的红笔,对两位“怨声载道”的理科老师说:“余老师,秦老师,这个学生的情况呢,是有点特殊。按照她中考成绩,是应该去7班的,但她作文写得很惊艳。算是我的一个小私心吧,我觉得,这个学生可以栽培一下。”
“唐老师,这就是你过分了,她偏科这么严重,拉的只会是全班的成绩。”余老师拿指节敲击桌面,愤然道:“趁着还没开学,还是把她送回7班去,咱们1班可是要和大小火箭班pk的,你忘记咱们给自己定的目标了?争取教出一个超越大小火箭班的普通班。”
唐老师沉思片刻后,说了一下苏秦的情况:“这孩子呢,有段特殊的遭遇,她辍学了一段时间。你们还记得黎川吧?”
余老师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框:“记得。那个小天才。21岁考研究生,前所未见。”
唐老师又接着说:“她本来是城南一中的高一学生,因为家里原因,辍学了半年。后来黎川给她补了两个月课程,便来了咱们学校考试。本来她是没有机会考咱们学校的,校长看在黎川的面子,给了她一个机会。本来我对这孩子也不抱期望,可她的成绩却出乎我的意料,一篇作文更是惊艳了整个语文组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