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王朝崩溃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经济彻底崩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崩溃了自然什么?都完了。
陶嘉木是蜀郡人,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也时?常感慨于百姓的痛苦。
“徭役苛政猛于虎也……”陶嘉木沉声说:“服劳役者,一日只能吃半个?冷硬的馒头,却要?背着沉重的巨石,从丑时?忙碌到亥时?,稍有不慎便被打骂,多少?人身死在?徭役之路上,当初正是徭役太重,才有陈氏起义,追随着众……”
每天提供那么?一点食物,并非是朝廷故意想?亏待役民——当然确实有一部分官吏在?其中?作梗,中?饱私囊,主要?是国家的土地就那么?多,生产方式也就那样,一部分去打仗,一部分服劳役,整体产出的粮食就更少?了。
大越自古以来,也不是一个?土壤肥沃,遍地是粮,躺着就能吃饱的地方。
要?说正因为如此,才养成大越人格外勤奋而?不屈的性格,说起来自豪中?也难免带着心酸——但?总比隔壁躺废了好。
陶嘉木说完之后,就连周镇偊也沉默下来。
百姓的苦难十分赤裸的放在?面前,周镇偊可以认为这是一笔利在?千秋,受益无穷的投资,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晦暗之处。
就在?这时?,霍屹站了出来。
“不管修不修,百姓都会?受苦。”他沉声道:“修筑边郡,百姓受劳役之苦,不修边郡,百姓受外族侵扰之苦。”
他看着陶嘉木,露出一个?苦笑:“既然如此,不如掌握主动权。毕竟打仗的时?候,哪怕再稳操胜券,优势再大,也会?有战士死去,这是必须面对的事。”
陶嘉木也看向他,两人目光复杂,片刻之后,陶嘉木移开了视线。
“臣没有想?说的了。”他拱了拱手?,退到一边。
朝廷上出现了片刻的寂静,公孙羊开口道:“原谅臣愚钝,实在?不知道修建这两座边郡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其实没那么?强硬了,如果周镇偊能给出理由,想?必再没有人能提出反对意见。
他毫不顾忌地说:“我?只怕陛下为一己私欲,而?行不仁义之事。”
霍屹向前一步,对公孙羊道:“好处?我?给你十个?够不够。”
所有人的目光顿时?落在?霍屹身上,霍屹语气坚定地说:“第一,河套地区原来就是大越领地,夺回此地,是收服故土,天经地义,如此才能告慰先?祖在?天之灵。”
“第二,河套地区是军队长达两个?月作战,极速转战且在?极佳的时?机下夺得的,如果不能设立边郡守卫此地,日后被轻易夺回,对不起那些在?战场上拼死作战的兄弟们。”
“第三,河套地区在?九原郡之外,匈奴越过九原郡便可直攻长安城,在?河套地区设郡,如同给一个?人穿上了玄甲,匈奴再也无法直接威胁长安。”
“第四,河套地区位于匈奴王庭与大越之间,此后匈奴再不能轻易进攻大越领土。大越与匈奴的攻守之势至此可以彻底逆转,掌握了主动权的是我?们。”
“第五,此地与周边小国联系紧密,日后可更快联系到附属国。而?且那里有夏王朝修筑的边塞和防御工事,可以加强整个?边境的防线。”
“第六,日后大越进攻匈奴,可以将粮食直接运到高阙,大量减少?运送辎重的消耗,以此为跳板,大越军队可以进攻到大漠更深处。”
这六点,大部分还是从军队作战的角度出发,然而?霍屹考虑到的并不只是这方面。
“第七,如今百姓受兼并之苦,失去土地者众多,成为流民。陛下拟将十万流民迁徙到河套地区定居,既可以为河套地区提供人力,又可以解决没有土地耕种无处可去的流民问题。农耕放牧,以民养兵。”
“第八,河套地区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是一处易守难攻,土壤肥沃之地。那里可以为大越的战马提供优质马草,也可以开拓出更多适宜耕种的土壤,假以时?日,河套地区将成为粮食之都。今日所做的投入,日后必然能反馈到整个?中?原。”
“第九,如今大越和匈奴及周围诸国有少?量贸易来往,但?因路途遥远且马贼骚扰,商路不宁。在?此地修建两郡,可以开拓大越与西方的贸易线路,诸君亦可以在?长安城轻松享受到西方的美食。”
“第十……”
霍屹环顾四周,快步走到大殿中?央,那里有一张竖着的极大的舆图。
“这是大越目前的版图。”大越所拥有的的疆域是一片赤红色,他伸手?蘸上朱砂,在?北方狠狠向上一抹,正好覆盖了河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