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杨振宇走进库房拿了一瓶老干部白酒出来,交给李公安,“李公安,你可以在阳光下对比一下。”

李公安和市场监管局的同志移步到阳光下,一对比,玻璃瓶的透明度有很大的区别。

杨振宇道:“我们选择的晶白料玻璃瓶生产价格是另外一个瓶子的两倍多。”

李公安恍然大悟,“杨主任,你怀疑是有人在做假酒打着老干部的品牌获利?”

选着成本更低的玻璃瓶,就是为了节约制假贩假的成本。

杨振宇道:“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毕竟现在老干部白酒在县城的名气也很响亮,肯定被不法分子盯上了,想趁机捞一笔。

是不是我们验一下就知道了。”

杨振宇再次拿回那瓶假酒,撕开防伪识别码,打开微信扫了一下,产品信息出来了,并且显示原装正品。

所有人呆住了。

居然是正品。

那就证明酒厂真的有人制假贩假了?

只有杨振宇的神态稍微正常一些,他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猫腻,指着手机扫描出来的信息道:“李公安,你看,这个二维码的确是我们为老干部产品制作的防伪码。

但是在制作的时候,我和制作公司就考虑到了有人可能会拿它做文章,所以当你扫描这个二维码的时候,上面这一排会提示你这是第几次扫描。”

李公安看着上面的数字道:“第二次。”

杨振宇点头:“这个二维码有可能是不法分子从原装瓶上复制粘贴过来的,它已经被扫过一次了。

这样看,这些不法分子应该是惯犯了,很有经验。”

杨振宇又撕开刚从仓库里取出的白酒的防伪码,扫了一遍,上面显示第一次扫描,展示给李公安和市场监管局的同志看,“你们看,这是新产品,上面显示的是第一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