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乱七八糟地想着,却不影响肖浅动笔。

第一章:古道腾驹惊白发,危峦快剑识青翎。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扶风延绥镇总兵衙门内院,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跳跳蹦蹦的走向教书先生书房……

看到这里,不少人肯定嗤之以鼻。

不应该是“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嘛,为啥是这个?

肖浅可是经过综合考虑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些作品里,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自然是最出名的。

但这其中,却有一个笔力强弱的关系存在。

按照金老先生的写作经历明显可以感觉得出来,越到后来的作品,行文风格越圆润大成,气度恢弘。

相反金老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从后来的角度去看,不管是文笔还是故事,都略显质朴了一些。

同样的,这部小说在所有的作品里,也算不上受欢迎的行列。

名气有,人气无,这就是《书剑恩仇录》的现状。

按理说,既然要对武侠小说下手,直接写《射雕英雄传》不是更好?

但之前付万生的作态,提醒了肖浅。

他现在可还是一个孩子,即使写出《书剑恩仇录》这类质朴的作品都已经惊世骇俗了,要是现在就能驾驭历史背景弘大的《射雕英雄传》,那可就真得抓起来切片了。

有了这个客观条件的限制,肖浅当然知道不能急功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