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知命坦然面对这样的目光。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一次海部俊拉上田中荣,还有其他派系的大佬们一起商议好的计划,就是要用所谓“科技立国”和“文化强国”战略来安抚即将在经济缩水过程中茫然无措的霓虹国民,给他们以“经济会好起来的,接下来只是战略调整,霓虹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的期待。
毕竟海部俊已经在认真组织内阁讨论土地融资限制了,三重野复那边也坚持着在10月要再加一次息。
最近几年来一直资金流充沛的霓虹市场,要渐渐关闸了,各种压力都会爆发出来。
在这种时刻,一共有四步棋。
第二是所谓“科技立国”,在现在热门的诸多未来高科技行业进行技术研发投资,为将来的增长打下基础。这项战略,自然需要各大财团的配合,通过大藏省和央行的一些政策鼓励这个方向的投资。
第三则是“文化强国”,底子是霓虹经过田中荣当年“列岛改造”的土建工程已经建立起基础的各府道县的交通网络,所谓“挖掘地方增长潜力”。而这个计划的排头兵除了影视和动漫,另外就是在霓虹农协的配合下,去塑造陶知命提出来的所谓“一县一品”和旅游服务经济。
最后,则是海部俊真正得解决的问题:不动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在动荡中会爆发出来的坑。为此,前面这三步得能够顺利走下去。
目前除了实力最雄厚的那些,其他的中小会社也只有建筑行业最为滋润。
而财团的核心高科技会社,像索尼、nec、丰田等这些,同样不容易。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半导体行业要瞎,未来还能靠高科技行业享受了更丰厚的利润吗?进行下一代技术的研发投资如果能得到来自十多年前那样的支持,压力会小不少。
其次就是大都市圈之外的区域了。在霓虹的经济权力架构里,六大财团可谓“掌控”了都市高地,而广袤的各府道县,则是霓虹农协的天下。这个组织既掌握了一个巨大票仓,又有门类众多的产业。借文化强国的名义,让他们分一杯羹,是必须的。
所以海部俊等人准备通过这个“文化强国”战略,将到时候的土地融资限制放开一个口子,让地方上去打造旅游、养老等不动产项目的融资不受这个控制,吸纳一部分东京这样大都市圈里到时候会溢出的不动产产能。
这一点,堤义明是最开心的,因为他早就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但实质上,整个霓虹国内、国外,现在、未来产业布局的调整,都是为了让金融和不动产的风险有一个缓冲期。
陶知命提的建议看似合理,那也只是因为海部俊他们还估计不到三重野复到底有多狠,霓虹经济会崩得多么快。
现在正是高尔夫、滑雪、度假地产同样火热的时候,大都市的商住不动产得到了限制,到时候金融会社、不动产会社在权、钱关系更容易打通的小地方热搞起来,轻易就会形成更大的坏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