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样摇头,第一劝业银行和阪急电铁的人却心中一动。
难不成是他们在演戏?难不成这就是陶知命的建议,而海部俊因他而来,只是要在京都找到一个稳妥的办法?
陶知命笑着说道:“那种影视城是综合式的,封闭式的。毕竟是新建的建筑,不是那些真正的古迹。对于京都,我倒觉得可以将整个城市看成一个开放式的影视城。虽然人们需要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但如果能够将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尽量通过改造一下过于现代的装饰、将电线这样的东西埋入地下,再鼓励居民们尽量穿着传统的服侍,大概也会非常富有风味的。在郊区的村庄里,再建造一些场景式的江户时代小景点,也就能适应大部分的影视作品拍摄了。西野会长,您觉得呢?”
“确实……如果不用搭建场景,很多古代题材的作品,制作成本就能降低很多了。”
阪急电铁的小林直树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了,联想起海部俊今天去过的地方,马上说道:“四条通的东段,八坂神社门口一带和清水寺之间,非常适合这个思路!”
他为什么这么积极?因为阪急电铁在那一带有四条等多个地铁站。地铁站的周边,都是综合商业体。
如果那一带火起来,阪急电铁的不动产就将有可预期的涨幅。
“尽力还原江户时代的风貌吗?”长泽文夫却叹着气摇头,“京都的住宅密度很大,户数众多。况且现在现代的基础设施已经十分完善了,又怎么可能改回去?”
“长泽知事,实际上影视拍摄的时候,角度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有非常符合时代风貌的一些室内场景,小规模的院落,就已经能够满足很多场景的需要了。全景这些,通过特摄的方式就容易实现。形成一些百米长的街景,就很够用了。是吧,西野会长?”
“确实如此。”
长泽文夫还是皱着眉:“但就算是这样,改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陶知命就问海部俊:“海部大人,不知道您觉得我的这个思路如何?将影视以及其他文化作品与旅游结合在一起,让京都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拍摄和取景基地,既有略成规模的小街区,又有点缀在城市里和郊区的各种场景景观。有这样一个地方的话,未来我和西野会长投资的影视作品,长远来看也是能降低成本的。”
“既然能为陶君节高官远的成本,那么不知道能不能策划一些电影或者电视剧的项目,将制作成本拿出一部分来,请京都按照需要改造出部分的场景出来?”海部俊一副打蛇随棍上的样子。
陶知命愣了一下,随后就苦笑道:“这样的话,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也太大了些……”
海部俊就诚恳地看着长泽文夫:“长泽桑,如果有诸多电影会社、电视台制作部门的支持,京都也要有产业方面的支持政策和力度啊。依据《国际文化观光都市建设法》,应该能在京都府厅和地方议会商讨出对策吧?”
“这……”长泽文夫勉强应道,“恐怕需要更全面的企划方案,还要进行方方面面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