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页

仍然是十二月一号这天。

东方既白,上午时分临至。

音乐界权威性媒体也纷纷报道了金色大厅昨晚的盛况。

和娱乐型媒体紧抓着“羡鱼演奏欢送曲目结果比观众还先跑路”的逸闻不同,专业性比较强的媒体并没有在这类黑色幽默上着墨太多,措辞也明显严谨很多,不会为了抢新闻而胡说。

比如蓝星一级期刊《乐音》。

作为业内核心期刊之一,该杂志就羡鱼的两首古典钢琴曲内容进行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点评分析,各种解读娓娓道来,通篇都是高大上的企业级理解。

古典钢琴门槛确实高。

观众不满足于只听个热闹,对于这类点评和结构还是蛮有兴趣的。

有趣的地方在于,《乐音》是今天发布的,羡鱼的作品也是今天发布的,偏偏这家媒体作为杂志期刊还能顺利的承接上这个通稿,这种精确到一天之内的时效性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该杂志的编辑部绝壁是熬夜加班了。

社畜生态在《夜曲》登陆杂志的实时分析中展露的淋漓尽致,没出现错别字也真是为难他们了,上到编辑下到校对应该都费了不少的力气,这些东西不折腾一夜是肝不出来的。

为了赶第一手专业通稿嘛,不寒碜。

只是这事儿背后透出的意义让人有些动容。

同样获得这一待遇的作品,是昨晚金色大厅那首交响乐——

阿比盖尔的《冬日交响曲》。

而在专业和非专业媒体的各种报道狂欢中,网友们果然还是抛出了那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