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管型,是由蛋白质,细胞,细胞碎片等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结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管型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它的出现意味着患者出现了肾实质性损害,意味着患者的肾小球或者肾小管存在损害。

“什么时候取的样?”孙立恩马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朝着抢救室快步走去。肾实质损伤之前并没有在患者的状态栏里出现过。这是一个新出现的症状。

“老帕进抢救室的时候,我取的样。”袁平安答道,“大概不到五分钟?”

孙立恩绕过忙碌的抢救室医护人员,快步冲到了夏洪远身旁。

“夏洪远,男,26岁,左胫前血疱(742628),小肠缺血性坏死(535841),缺血性急性肾损伤(001436)。”夏洪远的状态栏大幅变化,而最引人注意的,是新出现的肾损伤提示,以及产生变化的两组数字。

孙立恩愣了一会后,然后他看到了急匆匆跑回抢救室的袁平安。

“不是坐标……”孙立恩眼睛虽然看到了袁平安,但他的注意力,却在自己刚刚发现的变化上。“那些数字不是坐标,是时间!”

袁平安看着双目无神的孙立恩,有些担心的拍了拍他的胳膊,“孙医生,你……”他正想问问看孙立恩是不是不舒服,这个动作却忽然让孙立恩回过了神来。

“跟我来!”孙立恩像是突然换上了满电电池的电动玩偶一样,精神充沛,动作利索的带着袁平安冲入了小会议室。他甚至没来得及和帕斯卡尔博士多说什么,而是冲到了小会议室的白板前面,开始记录那些症状。

首先出现的,是左髂总静脉血栓,然后是腘静脉血栓,很快,血疱出现了,随后发生了小肠缺血性坏死。直到脑卒中的发生,以及现在的急性肾损伤。一个时间表出现在了白板上。

“他的左髂总静脉首先出现了血栓,这个血栓导致整个左侧下肢回血速度变慢,并且产生了腘静脉血栓。”孙立恩向在场的医生们说起了自己的发现,“我们已经知道,血疱出现在至少三天以前。也就是说,下肢静脉的血栓一定是出现在三天之前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是导致血疱出现的原因。”

孙立恩的解释很有说服力,帕斯卡尔博士和袁平安都点了点头。

“而且就算没有ct扫描,我也可以肯定,患者小肠缺血性坏死的长度不算太大。毕竟出现腹部症状后超过两天,他仍然可以坚持去工作。”孙立恩继续道,“从这一点也可以反向证明,小肠缺血性坏死的原因并不在于小肠动脉供血不足,或者小肠静脉连接肝门静脉的通道出现堵塞,一定是毛细血管堵塞。”

“直到患者出现了脑卒中症状为止。这个我们已经通过介入手术解决了。”孙立恩在白板上大大的画了两个圈,圈住了小肠缺血性坏死,以及脑卒中两个症状。然后用笔在两处深静脉血栓后画了三角形。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患者在入院前出现的异常凝血同时包括了大血管和小血管?”孙立恩说出了自己的发现。“而就在刚才,我们证实患者出现了管型尿,也就是说,哪怕通过手术取出两处深静脉血栓,同时还接受了抗凝治疗后,患者的肾脏仍然受到了急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