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火上正熬着药,所以院子里都是浓郁的药香,崔焕之喝了一口水,笑道:“药香浓郁,经久不散,想必是熬了几个时辰了吧?”
他说这句话,实际上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原本崔焕之对于楚弦没有参加学堂诗会,心里多少是有些不高兴的,毕竟谁都知道,自己会去诗会,楚弦若是不去,未免有些目中无人的嫌疑。
但是此刻,崔焕之心里这一点介怀早已经烟消云散。
楚弦不去,是有原因,一来要照顾病母,二来得熬药,这药熬了几个时辰,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加入新的药材进去,很费工夫,也耗时间,因为如此,所以楚弦才缺席诗会。
知道了这个,崔焕之心中非但没有了不悦,反而是越发的看重楚弦。
自古,孝为百善之首,若无孝,那这人文采谋略再高,崔焕之也不会重用,正因为如此,楚弦给他的第一印象,才会如此的好。
楚弦这时候笑着点点头:“熬药是费工夫,而且工序繁琐,不过习惯了!”
崔焕之这时候看了一眼后面几间屋子,其中一间为楚弦的书屋,虽然破旧,但隐约能看到木架上摆放的诸多书籍。
当下崔焕之道:“这位小友,你那书房可否让我一观?”
楚弦故作错愕,但还是点头道:“书房而已,先生要看,自然可以。”
于是起身,引着崔焕之进了那小小的书屋。
书屋是土坯墙,里面也不过七尺见方,不大,但却摆满了书籍,一张破旧木桌上擦的十分干净,上面摆着文房笔墨,墙上,还挂着几幅字,字体有的刚劲雄厚,有的轻柔流云。
第三十二章 这楚弦如何
崔焕之连连点头,暗道果然是寒门学子,这书房当中没有一样奢华之物,就连写字的笔,都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但笔杆上光晕如漆,显然是整日都拿来写字,用的多了,才会有那种痕迹。
再看那些书籍,都是被翻阅过很多遍的样子,虽旧,却被保护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