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泽安则补充道,“少爷要注意,自古以来,天灾人祸,就是一组不可拆分的词语。有天灾必有人祸;有人祸也必有天灾。不管顺序如何,但必然都会同时出现。所以,少爷要做好因应,以备万一。一般来说,天灾最多的,就是洪涝干旱;如果是小范围的洪涝干旱当然没有问题,瀛洲这么大,食物不会匮乏;甚至小范围的洪涝干旱,几个元婴期高手就能解决。但如果是全瀛洲范围内的洪涝干旱呢?届时整个瀛洲都没有足够的食物,后果……”
所有人都打了一个话寒颤。如果整个瀛洲都发生洪涝干旱,就算所有的元婴期和化神期高出手,也无济于事;那么必然是整个瀛洲大动乱,亿万计灾民流动,想想就让人心头发寒。
要说瀛洲这么大,整个瀛洲同时发生洪涝灾害的事情,可能吗?答案是——这样的记在真心不少!有的时候几千年、甚至几百年就会发生这样的一次天灾,有的时候一两万年不发生。但无论如何,这种事情必然发生!
要说瀛洲大,但仙域更大;如果在整个仙域的背景下看,瀛洲不过就是一个小岛而已;一个小岛发生全范围的洪涝灾害,也没有什么,太正常不过了。
这时,旁边的葛正峰开口了,“少爷,还记得四五年前,大夏国灾民遍地的场面吗?那就是一场比较大范围的干旱。而根据我的观察,这些年,瀛洲东方的雨水年年减少。粮食年年减产。”
“额……我怎么没有感觉到?”李贤很有些不好意思。
李元明笑了,“少爷,我们安阳自然是风调雨顺,因为这些年来,安阳气运鼎盛,从某种程度上,冲淡了凶兆。况且安阳如今有三成的食物来自海洋,少许干旱,对安阳影响不大。”
“是的!”严泽安继续说道,“安阳这些年确实发展很快,也导致了气运鼎盛;而且少爷几乎将所有的目光和精力用在发展工商业上,对农业关注不大。但少爷现在需要重点关注下农业了,实际上南阳郡那里,今年开年后,一直没有怎么下雨,春种,已经被耽误。如今,佣兵团吞并南阳郡的计划受阻,很大一部分也是这个原因!干旱,让佣兵团们不想承担风险。”
李贤收起自己的不好意思,认真的考虑许久,“如果这次大劫是干旱,那么可以这样解决。
第一,建立大坝,将所有的河流拦截起来,形成巨大的湖泊,储存水源。但这都是大工程,恐怕一个大坝就要百万两黄金。
第二,部分没有河流的地方,开挖深井,汲取地下水。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法,但坚持三五年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一个地区过去水源丰富的,地下水甚至可能支撑三五十年。
但正所谓久旱必有大涝,如果这次天灾是洪涝灾害,那么也有两个方法。
第一,还是修建大坝,这样洪涝来了之后,可以用大坝将洪水拦下,再缓缓泄洪。
第二,将居住地修建在高处。正好,北斗城正在规划中,就尽量建在高处。
第三,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围绕丘陵等,开辟农田,以防万一。但一定要注意保持绿化,别青山开垦成为荒地。
综合考虑,大坝要修建,而且一条河流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建一座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