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是陈家“老人”,当陈家遇难落魄时,其家人要她离去,但她始终不肯,一直留了下来,深得陈王氏信任。现在也算熬了过来,在华叔年岁渐长的情况下,她俨然已成内府管家。府中仆从见着,纷纷尊敬地叫一声“翠姐”。
陈三郎便进入饭厅,陪母亲用饭。
早饭颇为丰富,有小米粥,有鸡蛋,有面。
陈王氏知道儿子出城办事,十分劳碌,因此特意叫厨房做丰富些。她倒不知道儿子是出城搏杀去了,否则的话,不得担心得要死。在她心目中,自家儿子可一直都是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呀,何曾舞刀弄枪来着?要不是遭逢乱世,哪里会遭受这份罪?
见到陈三郎精神萎靡,妇人便心酸起来。
话说回来,这些时日陈三郎多数都在外面跑,陪母亲吃饭说话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想此处,便心觉愧疚。幸好现在与二姐重逢,她一家子便住在附近,时常来与母亲作伴,再加上许珺宋珂婵二女,母亲总不会觉得寂寞。
今天,既得空闲,就好好陪母亲一天吧。
陈三郎定了主意。
吃过早饭后,便陪着母亲去喂喂鸡,修理下花草,再散散步。时光平淡却别有意味,内心平静无波。
散步的时候,陈王氏忽道:“原儿,你觉得珂婵姑娘如何?”
陈三郎回答:“挺好的。”
“确实挺好的,知书识礼,待人温和,我很中意。”
陈三郎一愣神,听着娘亲这话,话中有话呀。
陈王氏继续道:“我也看得出来,她中意你!”
陈三郎“啊”了声,老脸不禁微红,他又不是榆木疙瘩脑子,对此自然也有察觉的。
陈王氏脸上笑意连连:“原儿,你也不必害臊。男人三妻四妾,却是常事,只要你情我愿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