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走吧。
路都是人踩出来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阶段最为关键的,便是熬打身体,把剑养活起来。当是压箱子的一项本领,或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陈三郎竟能坚持下来,有板有眼地学起了武。
此事在巴掌大的泾县很快传开,成为一大新奇事,街头巷尾,热议纷纷。有人说,这是陈三郎自知学文不成,进不得学,所以干脆转行;又有人说,陈三郎其实和其他拜入武馆的富家子弟一样,别有所图,都是想借机接近许念娘的女儿许珺,垂涎人家美色;还有人说,陈三郎文不成武不就,迟早把家产败光……
诸多议论,陈三郎置若罔闻,一心做着自己的事——每当时辰到,便于无人处,打开紫檀木剑匣,轻轻取出小剑来。
剑尖刺指,滴血温养。
相比这等死去活来的苦痛,练武那些简直便是小儿科,算不上什么事儿了。
第三章 聘金如山,嫁女似卖
“吴婆子,刘家那边的要求,我家应了。你去传个话,定个吉日,送庚帖过来,把亲事定下吧。”
陈家厅堂中,陈王氏对着一位妇人说道。
这妇人姓吴,在泾县大名鼎鼎,是数一数二的媒婆,一张利嘴,天花乱坠,就没有她撮不成的亲事。
轻抿一口茶,吴婆子嘴角微微翘起:“陈夫人,此事不好办了……”
陈王氏一怔:“难道刘家女儿许别人了?”
“那倒还没有。”
闻言,陈王氏定下心来:随着儿子及冠,加上科举无望,替儿子安排亲事,成家立业的愿望便一天比一天强烈迫切。